主讲人介绍
陈发虎,1962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特聘教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负责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005-2013),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国际地理联合会环境演变化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资源学会、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副理事长,任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担任多家国内国际刊物的执行主编、副主编或编委。长期从事晚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史前文明演化与气候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研究。目前从事气候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兴衰、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历史过程和动力机制、亚洲全新世夏季风变化和西风气候变化模态等方面的研究。在Science、NCC、PNAS、ESR、SR、QSR、《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80多篇,总引用10000多次,被SCI刊物引用8100多次,H指数47,获12项省部级科技奖(含一等奖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讲座安排
第一讲
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态及其机制
时间:
10月21日(周日),19:00-21:00
地点: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地下报告厅
主讲人: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兰州大学特聘教授)
主持人:
张海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副教授)
与谈人:
陈建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秦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副教授)
内容提要:
亚洲中部干旱区包括我国西部干旱区、蒙古高原、中亚五国,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的干旱区。这一区域也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区,是以中国为主的东亚文明和以两河流域的西亚文明交流的核心通道,历史上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一区域具有山盆结构的独特地貌格局,形成了全球较大的绿洲农业文明,区域气候主体受西风环流控制。报告先简要介绍全球温度变化基本情况和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然后系统梳理亚洲中部干旱区现代间冰期(最近1万年)以来降水变化的事实,气候变化的西风模态特征,由此理解气候变化可能对欧亚大陆中西方文化技术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讲
现代间冰期东亚夏季风变化及其机制
时间:
10月22日(周一),19:00-21:00
地点: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地下报告厅
主讲人: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兰州大学特聘教授)
主持人:
秦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副教授)
与谈人:
韩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内容提要:
从大气环流角度来看,地球上存在一个主要受ITCZ(热带辐合带)在南北半球间随季节移动影响的区域,也就是全球季风区。在亚洲地区,包括了受季风环流控制的季风亚洲区和主要受西风环流影响的西风亚洲区(即亚洲内陆干旱区),其中亚洲季风区降水相对丰沛,且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东亚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副热带季风区。本讲座主要讨论现代间冰期(最近1万年)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历史和变化机制,认识东亚夏季风变化的空间差异,以及对中华文明兴起和早期发展的可能影响。
第三讲
近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时间:
10月25日(周四),19:00-21:00
地点: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地下报告厅
主讲人: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兰州大学特聘教授)
主持人:
孙庆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与谈人:
邓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教授)
内容提要:
近2000年是中华文明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我国秦汉帝国建立以来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地球温度和降水曾发生过显著的年代际(10年以上)到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气候事件,经历了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以及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时段。本讲座主要讨论近千年来我国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温度波动及其争论,也讨论内陆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在重点气候时段的干湿空间差异,由此理解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可能影响。
本讲座受到北京大学“人文讲座”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