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 张小刚:《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河西石窟》

2023-05

2023年4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宗教考古专题”系列讲座第三讲《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河西石窟》在考古楼 A 座101室举行,由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张小刚老师主讲。


张小刚老师主讲


一、河西地区的地理环境概况

河西地区,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侧是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南山),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北山),两大山脉之间形成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东西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一般被称作“河西走廊”,为古时交通要道。地域上包括今天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五个地级市:武威(凉州)、金昌、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和嘉峪关。

河西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因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宜居绿洲,这些绿洲上灌溉农业发达,自古就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绿洲之外的广大地区则为荒漠和隔壁。河西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武威、民勤平原,属石羊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


二、河西地区的历史与社会概况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玉门市清泉乡清理了312座古墓葬,其年代约为距今3700年,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被命名为火烧沟文化遗址。这说明早在相当于中原夏代的时期,这里就已经存在较为发达的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

先秦时代,河西地区曾经居住过羌人、乌孙人、月氏人等。秦末汉初,月氏势力强大,吞并了部分羌人,驱逐乌孙,占据着河西走廊。汉初,活跃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打败了月氏,月氏大部向西迁徙,小部分留下的月氏人被称为小月氏,河西地区成为匈奴的势力范围。

汉武帝派霍去病两次攻打匈奴。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率大军击败河西匈奴,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汉朝将河西地区归入中原王朝版图。先后在河西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屯田,修筑长城与烽燧,建立邮驿系统,并在敦煌西面设玉门关、阳关作为进出西域的门户。历史地理学家根据文献记载,在今敦煌市、酒泉市境内大致确定了汉龙勒县(敦煌市南湖乡四清村古城)、汉广至县(瓜州县锁阳城镇破城子)等遗址的位置。敦煌境内现存可见有汉长城约150公里和汉代烽燧110余座。

为巩固河西这一战略要地,汉王朝从内地移民徙罪来此,并调遣士兵屯田戍守。这些来自中原的世家百姓和戍卒,不仅带来了开发河西的人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使河西的民族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汉人逐渐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也从以游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河西地区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农业区和粮食基地,但原有的畜牧业仍占有主要地位,中原文化也开始在这里扎根发展。公元前60年,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统管整个西域的军政事务,使这一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的版图。

东汉末年到十六国时期的数百年间,中原地区干戈不息。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先后有前凉、前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政权。这里因远离中原政治中心,许多中原百姓与世家大族来此避难,形成了一个政治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较为繁荣的独特地区,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评价陇右河西文化“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河西地区发现的许多魏晋壁画墓,以农耕、庖厨、出行等现实生活景象和升仙题材为内容,生动反映了当时发达的庄园经济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如1977年酒泉果园乡丁家闸M5的升仙图像和嘉峪关新城M5的驿传图。

建元二年(前139)和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一条由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通向亚洲腹地的西域和中亚,并连接西亚、南亚和遥远的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逐渐形成,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敦煌等河西重镇也逐渐成为“华戎交所”的“都会”。

两汉之际,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了河西地区。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一枚汉代简牍上记有:“小浮屠里七门西入”,以“小浮屠”命名敦煌的一里,说明至迟在东汉时期佛教在敦煌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河西地区进一步传播发展,发生了许多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事件,如三国朱士行西行、敦煌竺法护传教译经、东晋法显西行等。前秦苻坚派吕光讨伐西域,俘虏鸠摩罗什至凉州。鸠摩罗什后到长安,致力传法译经,成为对后世佛教影响深远的译经大师。

十六国时期,佛法日盛。武威、酒泉、敦煌等地曾于上世纪陆续发现14座北凉石塔,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造像水平,同时印证了《魏书·释老志》记载北凉盛事佛教的状况。佛教石窟寺及其造像也开始遍布于河西各地。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迁大量北凉百姓至平城附近,凉州地区经济文化虽因此衰落,但佛法进一步东传。为北魏皇室主持开凿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的僧人昙曜曾于凉州习禅,宿白先生曾指出北魏佛教与北凉佛教之间的渊源关系。


三、河西地区主要的佛教石窟群

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河西地区地接西域,成为中国古代较早接触佛教和产生佛教艺术的地区之一。在今甘肃省境内保存着大量古代佛教石窟寺遗址群,现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1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从河西走廊西端一直分布到陇东陇南。甘肃现存石窟群具有开凿时间较早、延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等特点,闻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下对这些石窟群的基本情况进行逐一介绍。


1、永靖炳灵寺石窟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在魏晋时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宋代始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简称,即“十万弥勒洲”之意。最早创建于十六国时的西秦,北魏至明历代都有营建重修,以唐代造像数量最多。现存窟龛216个,造像近800尊,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炳灵寺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为169窟,其利用天然洞穴开凿成,大部分造像和壁画年代在西秦前后,第6龛外侧所存西秦建弘元年(420)的墨书题记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石窟造像纪年题记。

2、武威天梯山石窟

位于武威城南40多公里,可能为历史上记载的“凉州石窟”。最早开凿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后北魏至清历代都有兴建重修。有编号洞窟19个,1960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敦煌文物研究所和甘肃省博物馆将大部分洞窟的塑像和壁画进行了搬迁。

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柱窟和覆斗顶殿堂窟。窟内壁画使用的凹凸晕染法与深目高鼻的菩萨形象,体现了印度和西域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中原的艺术形式,在此形成“凉州模式”,对中国北方各地石窟寺的营建曾产生重大影响。

3、民乐童子寺石窟

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城东南13公里处,现存20余个洞窟,其中有9个编号洞窟,包括三个中心柱窟。始创于十六国或北朝时期,到元、明、清仍有续修。在第1窟等可见有多层壁画的叠压状况,表层壁画内容有河西地区常见的玄奘西行题材等。

4、肃南马蹄寺石窟群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的临松山中,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马蹄寺由北寺(普光寺)、南寺(胜果寺)、千佛洞、金塔寺、上观音洞、中观音洞、下观音洞等7部分组成,各石窟群散布在祁连山中,最早可能开凿于北凉,之后北魏至清历代均有修建。

5、肃南文殊山石窟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距酒泉市城南15公里处的文殊山。洞窟分布在前山和后山,主要有千山千佛洞和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后山还有大量依山而建的洞窟和多室禅窟。开凿于十六国或北魏时期,经西夏、清代重修。洞窟形制以中心塔柱为主。

文殊山石窟见有河西地区早期较为罕见的大型飞天,后山千佛洞见有西域面相与装饰风格的飞天,古佛洞西夏壁画有相对出现的水月观音和玄奘取经图等,为西夏流行样式。

6、肃南闪寺坝河石窟

又称“山石坝石窟“或”上石坝河石窟“,位于肃南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屈家口子村。石窟群坐落祁连山北麓,大体坐西向东。现存4个洞窟,由南至北依次编为第1到4窟,均破坏严重,前、左、右三壁为土坯砌筑,后壁为崖体。第1窟残存西夏时期的涅槃像一身,与张掖大佛寺内木胎泥塑的涅槃像时代接近,其余洞窟残存少量元代或清代壁画,无塑像。

7、玉门昌马石窟

位于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东南90公里处的祁连山麓,包括下窖石窟和大坝石窟等处。下窖石窟开凿在昌马乡黑石山山崖上,原有11窟,依山势分为南段4窟、中段4窟和北段3窟,仅中段留存有一些造像壁画。第4窟为开凿于北魏(一说北凉)时期的中心方柱窟。

8、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古代敦煌地区之内现存石窟的总称,共有800多个编号石窟,其中主要的石窟群有莫高窟(735个)、西千佛洞(22个)、榆林窟(42个)、东千佛洞(8个)、五个庙(6个)。

(1)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位于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峭壁上,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主要是佛教徒传播佛教理义和礼拜的场所,北区主要是僧众生活、居住、禅修、瘗埋的区域。

莫高窟的营建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现存编号洞窟735个,南区487个,北区248个。现存最早的三窟为268、272、275窟。标尺洞窟第285窟开凿于东阳王元荣任瓜州刺史时,窟内有西魏大统四年、五年(538、539)的明确纪年。莫高窟壁画题材多样,提供了河西地区古代有关思想观念、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等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如第45窟观音经变里的胡商遇盗图、第112窟观无量寿经变的反弹琵琶图、第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像等。

(2)西千佛洞

位于敦煌市西35公里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现存洞窟中,最早的是北魏时期的洞窟。第16窟绘制了回鹘王和王后的形象。

(3)瓜州榆林窟

位于瓜州县城南约七十公里的南山峡谷中,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唐代。东崖31个洞窟,西崖11个洞窟。窟形、彩塑、壁画的特点、题材和风格,与莫高窟基本相同,是莫高窟的“姊妹窟”。

(4)瓜州东千佛洞

位于瓜州县城东南90公里,西崖有第1-5窟,东崖有第6-8窟。窟内有涅槃经变、八塔变相、水月观音、玄奘取经、药师佛、阿弥陀来迎图等题材。

(5)肃北五个庙石窟

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西北20公里党河上游,洞窟开凿于半崖,当地百姓俗称为“五个庙”。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有八塔变相、弥勒经变、药师经变、文殊变、普贤变、西方净土变、说法图、水月观音图、劳度叉斗圣变、维摩诘经变相、炽盛光佛图及其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等。


四、结语

河西地区是中国汉唐时期开拓西域的重要基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沿着丝绸之路而来的外来文化尤其是古印度佛教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不同文化与文明在这里交融互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西文化。河西地区现存的佛教石窟群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不断激发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也需要我们持续地用匠心去呵护这些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適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见到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感受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创造力。



撰稿 | 王悦荻

本文已经张小刚老师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