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 考古文博学院召开2023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

2024-03

2024年3月8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召开2023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会议由院长沈睿文教授主持。


图片

会议现场


沈睿文指出,今年是学校的学科质量年,学院各项事业要紧紧围绕学科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展开,广大教师要肩负起学科责任和社会责任,立足学科发展和国家需要,在学生培养、课题研究、学术追求上实事求是,实干肯干,多出成果,多出人才。2023年学院田野考古工作蓬勃发展,主持、参与了19处遗址的发掘和调查工作,依托田野考古开展的基地建设与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建设均有新进展、新突破,未来学院将继续大力支持田野考古工作,开拓外国考古合作项目,加强基地建设和基因库建设,为学院田野考古工作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与更有力的支持。

 

图片

沈睿文教授主持汇报

 

2023陕西周原遗址的田野工作汇报


图片

田天老师作汇报


2023年,学院4位夏商周考古研究方向的老师带领40余名学生与10位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学员组成周原考古队,开展为期四个月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继续围绕先周遗址的内涵、西周城址的布局两项课题开展工作,取得了四方面进展:一是继续发掘先周时期大型建筑群,完成王家嘴一号建筑的全面揭露,并开始发掘北面的三号建筑。二是开展西周大城东南门和西南角发掘,西周大城东南门位于召陈村北,已发掘长达94.6米的城台、南北门道、门塾、内外瓮城的一部分;大城西南角位于礼村南,南城墙墙基宽10.4米,西城墙墙基宽9.5米,西墙外连接一座夯土角台,南北长46.8米、东西宽16.1米。三是关于西周宫城的探索,通过钻探和试掘,在贺家北-凤雏南、董家西-云塘西的范围内发现宫城,宫城南墙保存较好,年代关系较明确。四是战国晚期美阳县的相关发现,在礼村南区域的发掘中发现三座面积较大的战国晚期房址,F14外发现的瓮棺上有戳印“美亭”陶文,这些遗存应与战国美阳县有关。

 

宁夏盐池张家场城址考古新收获


图片

李云河老师作汇报


2023年,学院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盐池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盐池张家场城址的东门及城南部基因库大楼建设用地进行发掘,此外还承办了建筑考古研修班的培训任务。在东门区揭露出更多的城墙及附属建筑,对其结构有了更多了解,城墙外侧堆积中发现的儿童墓对于判断城址的使用和废弃具有参考意义。城外基因库大楼建设用地发现的建筑证明汉代这一区域也有人活动,从迹象判断其等级比城中心建筑低。另外,自2021年以来推进的环境考古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对城门使用过程中的毁坏有了更准确、合理的解释。

 

山东临淄桐林遗址2023年田野工作汇报


图片

邓振华老师作汇报


2023年临淄桐林遗址考古工作队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建,本年度发掘区由探方和探沟组成,共布设探方15个,发掘面积375平方米;东西向探沟60x1米,面积60平方米;南北向探沟65x1米,面积65平方米。发掘目标是进一步明确大型院落的范围和边界,并对院墙内外的堆积进行解剖式了解,本年度发掘揭露出院墙的西南拐角,同时结合两条探沟的解剖,可知院落呈横长方形,同磁北角度保持正方向,基槽东西长75-80米,南北长约65米,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左右。院墙基槽大致可分两期,同属于龙山早中期,早期范围略小,晚期范围略有扩大,院墙内主要为红烧土层和垫土层间隔形成的“台基”堆积,目前发掘范围仍属院墙内的垫土广场区,高等级建筑或在台基的北部。桐林遗址发现的大型院落是目前山东龙山文化各城址中唯一明确的高等级建筑区,开展持续有计划的工作将为考古中国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突破性的重要成果。

 

福建安溪青阳下草埔遗址2023年度考古工作汇报


图片

李佳胜博士作汇报

 

下草埔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东南部,2021年,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点之一纳入世界遗产名录。2023年度下草埔遗址第五期考古发掘出土遗迹有石墙、护坡墙、石铺地面、灰坑、水井、冶炼炉、连续红烧土等,性质包含了生活居址和冶炼遗迹,与遗址居、冶合一的性质相符。2023年清理遗迹可分为3类:建筑遗迹、灰坑和冶炼遗迹。建筑遗迹可分为垒石而建的墙基、石铺面和水井,其中墙基有房墙和挡土墙两类,水井为石构方形水井,直壁, 竖井,无井栏,井四壁均为条石平砌而成,为冶炼时期的取水公共设施。炼炉保存状况各不相同,可见鼓风操作坑,冶炼炉技术性质应为块炼铁竖炉,操作区保存较为完好,丰富了对宋元时期块炼铁竖炉炉型结构的认识,为泉州时期宋元冶铁手工业考古的新发现。

 

文物建筑专业2023年度田野实习汇报


图片

彭明浩老师作汇报

 

2023年2月至6月,文物建筑专业展开了教学实习,第一阶段踏查了河北、山西、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六个省市的113个文物保护单位,涉及古建筑、石窟寺、古遗址等遗产类型,在此过程中培训学生摄影记录、题记释读、三维扫描、全景摄影、无人机航拍等调查技术;第二阶段对宜昌方济各天主堂、大同善化寺山门和普贤阁等建筑进行了重点测绘,通过对建筑结构、形制的细致勘察测量,发现了建筑重修、更替的遗痕,对建筑年代和历史沿革有了新的认识。此外文物建筑专业还开展了西安咸阳宫、礼县四角坪、宋六陵、金上京皇城等遗址的建筑考古复原研究,通过深度参与考古发掘,提升了田野工作对建筑遗迹的发现和辨识能力,加强了对古代建筑的认知,并通过建筑复原,提升了建筑遗址价值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2023年度田野工作汇报


图片

冯玥老师作汇报


皮洛遗址2023年发掘面积200平方米,获得标本4000余件,进一步明确了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和各期文化特征,并在D区后缘新发现厚达十余米的黄土剖面,为进一步探索遗址所在阶地的形成过程和找寻更早阶段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新契机。冰川地貌调查和冰川年代学研究是本年度工作的重点和亮点,通过冰川地貌踏查、高精度DEM数据收集和系统的冰川年代学研究,为探讨皮洛遗址的人地关系和古人类适应策略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材料。对遗址周边的冰川湖滨和河流阶地的调查工作新发现了多个石器地点,丰富了川西高原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为探索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的活动历史提供了非常关键的线索。后续工作将以资料整合和材料发表为重点,配合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进行发掘研究,对周边保留有原生地层的调查地点展开进一步勘探,以皮洛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抓手,带动川西高原史前考古工作。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2023年发掘汇报


图片

李锋老师作汇报

 

金斯太遗址保存了距今约5万年到3000年间人类活动的遗存,提供了探讨北方草原地带人类的扩散、文化交流和生存适应等问题的丰富数据。2023年度的发掘发现用火遗迹4处,发掘出土陶片、装饰品、骨器、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各类文化遗物3000余件;同时发掘团队还系统采集碳十四、光释光、堆积微形态、磁化率、孢粉等分析样品,为后续人类行为背景的多学科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东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的扩散和适应这一国际热点,学院还参与了吉林省枫林遗址、河北省泥河湾盆地新庙庄遗址的发掘,在多个区域发现了距今4-2万年间的石叶类遗存,为讨论石叶技术的扩散、早期现代人的北方扩散路线及其与古老人群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科学素材。

 

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夏文化研究2023年田野工作汇报


图片

张海老师作汇报

 

2023年,学院作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和“夏文化研究”合作方参与了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宜阳苏羊遗址和河南淮阳朱丘寺遗址的田野发掘。碧村遗址对东城门城墙圪垛的发掘,发现外瓮城南北入口、内瓮城西口均有被封堵现象,城门墙角处加建房址,表明城门功能在后期有所改变,遗址西端寨梁上发掘了一段成组的护坡石墙,从地层和测年数据看,为距今4400年前后,将碧村遗址的年代向前延伸,石门嫣地点发现内城城墙内的“扁体玉琮”,再次证明了藏玉于墙的特点。苏羊遗址发掘进一步揭示了遗址北区仰韶文化中期的“大房子”和仰韶晚期的“大院墙”,证明遗址的中心位置所在,遗址东环壕外揭露了一批龙山文化早期的墓葬,学院也在遗址上开展了古DNA、古环境和年代学研究工作。朱丘寺遗址发掘了遗址西侧的一段疑似“夯土墙”,内侧发掘了若干类似时庄遗址的地面和地上建筑,与储粮和居住有关。环境和聚落考古进一步证明了豫东地区择高而居、环壕土墙和功能性遗址的特征,对我们了解夏代东方地区的社会有重要意义。

 

河南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2023年发掘简况


图片

韦正老师作汇报

 

洛阳龙门香山寺是唐宋时期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始建于武则天时期,并受敕名曰香山寺。白居易曾对香山寺予以重新修葺和扩建。香山寺考古工作自2016年开始,中间因故暂停。2023年恢复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主要开展遗址区第三级(最下)台地建筑基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与之前发掘的第一阶地佛塔构成轴线关系。已发掘深度平均1.5米,主要发掘成果是唐代石踏道和砖瓦堆积共3处,是与殿堂类建筑相关的遗存。此外还发现石护坡一条(长近30米)、宋代的瓦砾2处、石条一处,出土遗物有残瓦、莲花纹瓦当、唐代铜钱等。

 

陶瓷考古发掘项目汇报


图片

丁雨老师作汇报

 

2023年,学院参与了山西霍州陈村窑址、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窑址、浙江黄岩沙埠窑址等三处陶瓷窑址发掘项目,都在窑业生产空间的发现方面有所突破。霍州窑考古工作揭露出与明代窑炉同期的窑洞式建筑,展现了较为独特陶瓷生产空间形态;发现了诸多与地方礼制乃至藩王相关的明代遗存,为探讨霍州窑和山西地方社会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在不同区域揭露出分属元、明、清三代的窑业相关遗存,其中元代建筑空间结构的进一步厘清对于探讨元青花的生产性质和生产组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台州沙埠竹家岭窑址的考古工作较为充分地揭露了窑炉前的备料、成型相关的生产区域,相关建筑较为讲究,且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窑场围墙,这一工作对于探讨北宋中晚期浙江地区高质量青瓷的生产空间组织形式意义重大。

 

UNESCO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研究


图片

张剑葳老师作汇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2023年度开展3项田野考古调查研究,一是与福建省考古院合作,开展古代交通系统(闽北、闽东段)的调查研究,涉及17个区县,共调查古道1212公里,基本将文献中所记载的驿、铺系统对应到了现代位置,积累了在多山、多水地理环境下开展古道调查的经验与方法。二是在重庆合川钓鱼城开展文化遗产跨学科联合调查,来自全球17所高校的28位师生分为空间基底、考古与价值、社区调查、展示与旅游管理、数字化记录等专项工作组,经过高强度的专项田野调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提炼钓鱼城的价值、加强展示利用、推动宋元山城体系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为支撑海南热带雨林与黎族传统村落申报世界遗产,围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对49个黎族传统村落开展了聚落景观空间、传统建筑、社会生产生活、保护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系统调查,发现了300余座保存良好的传统建筑,初步梳理了黎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特征,并从聚落景观、干栏建筑等角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