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在江苏常熟开展文物建筑考古与测绘实习

2019-05

  2019年5月8日到19日,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方向2016级本科生在徐怡涛、张剑葳、彭明浩三位老师的带领指导下,于江苏省常熟市进行了文物建筑考古与测绘实习,效果显著,成果丰硕。

  本次教学实习得到了北京大学教务部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的专项资助。教学实习的对象是常熟市三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綵衣堂、崇教兴福寺塔和赵用贤宅。文物建筑专业方向17名本科生分为三组,同步在三处开展调查与测绘工作。三位老师全程开展田野实习教学,白天在古建筑内现场指导、改图并保证同学作业安全,晚上讲课或安排讲座,巩固教学效果。席雅卿、马力两位文物建筑专业研究生全程担任助教。

  初临常熟的第一天,同学们马上进入忙碌的工作状态。在当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对三处文物点进行了全面的踏查记录,对三处建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为测绘工作做准备。下午至晚上,张剑葳老师讲授文物建筑测绘概论,为同学详细讲解文物建筑测绘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张老师还以自己曾测绘过的古建筑为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如何呈现一份高质量的建筑考古和测绘成果。

 

来到常熟第一天,同学深夜在宾馆茶吧上课,由于时间太晚,部分同学穿着睡衣

 

        在实习之前,教师组就已经制定了周密的课程计划和科学合理的测绘进度安排。同学们按照课程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工作前三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测稿的绘制。绘制测稿是古建筑测绘的第一步,将立体的建筑分解,用正投影的原理绘制到图纸上,为之后的测量提供基础。同时,绘制测稿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古建筑构造,增强对古建筑的认知并发现问题。同学们工作认真,十分珍惜在古建筑现场的时间,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仅三天时间,平均每人绘制了六幅A3大小的图纸,成果丰硕,囊括了三处建筑(建筑群)的各主要平面、立面、剖面以及细部大样,内容完整、结构准确、图面美观,得到了三位老师的充分肯定。

 

张剑葳老师对照实物指导同学的测稿

 

徐怡涛老师指点同学们古建筑的关键节点

 

 彭明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架设三维扫描仪

 

认真绘制测稿

 

 

  测稿绘制完成之后,同学进入测量阶段,采用手工测量与多种技术测量相结合方式,全面准确地记录文物建筑信息。在这个阶段,同学们爬上手脚架,近距离地触摸古建筑梁架、斗拱,使用卷尺、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手工测量。从建筑工地租来的手脚架表面满是泥浆污迹,同学们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系上安全绳,就直接爬了上去,即使是女同学也不例外。他们说,这样的条件比起梁思成、林徽因等营造学社的前辈们测绘时已经好很多了,“我们继承前辈事业,更应该发扬前辈不畏辛苦的精神,为中国的文物建筑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近距离观察雕刻纹理大样

 

  亲手搭建脚手架

 

  测量斗拱

 

 使用激光测距离测量阶条石长度

 

 

 测量隔扇门的宽度 

 

  在手工测量以外,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测绘记录的全面性与精准度是文物建筑专业测绘实习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建筑本体以及周围环境进行激光扫描,形成完整的建筑点云模型。另外,还使用全站仪、RTK等进行数据与坐标的校正,使用相机和云台拍摄大量全景照片,使用无人机对建筑平面、立面进行航拍建模;使用XRF对建筑材料进行分析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技术记录需要复杂的数据处理,为了尽快形成初步结果进而查漏补缺,同学们在白天辛苦的现场工作结束后还要继续进行室内的数据处理和拼站工作,常常熬夜,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拍摄梁架彩画的高清图片

 

 

在脚手架上使用三维扫描仪,扫描建筑屋面

 

 

綵衣堂横剖面点云模型切片

 

赵用贤宅photoscan模型

 

方塔立面正射影像(基于无人机航拍photoscan建模)

 

  除了基本的测量与记录,老师们还邀请来了当年负责维修这三处建筑的原常熟文管办主任高级工程师章忠民先生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高级建筑师顾效老师与同学们座谈,向同学们介绍这三处建筑的修缮历史并分享个人的经验。同学们也基于测绘与调查的认识积极向两位老师提问请教,对三处古建筑有了新的认识,也得到了两位主讲嘉宾的认可。

 

章忠民高工与同学们分享

 

顾效高工向同学们介绍常熟古建筑

 

  除此之外,常熟市文物局为同学提供了丰富的文物档案,同学在对实物的测绘工作之外还对建筑的历史档案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主动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三处文物点的历史沿革和修缮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建筑实物与文献,应用建筑考古的方法和理论对原构进行分析,在测绘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次测绘得到当地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常熟市文物局陈俊科长在测绘实习的第一天就来到了现场向同学们介绍情况,并表示十分欢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师生的到来,期待大家的测绘成果并欢迎大家一起为常熟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尽一份力量。翁同龢纪念馆(綵衣堂)、虞山派古琴艺术馆(赵用贤宅)和方塔景区(崇教兴福寺塔)三处都为测绘工作提供了大力的支持。翁同龢纪念馆王忠良馆长热情欢迎北大师生的到来,并且慷慨允许北大师生使用讲堂到深夜十一点,为同学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崇教兴福寺塔的测绘过程中,北大师生还在塔上发现了一些典型的早期构件。徐怡涛、彭明浩老师指导学生们辩识采样,带回学校做更进一步的技术检测。常熟市文物局的陈俊科长表示,十分期待北大研究成果,提升常熟市文物建筑价值。

 

同学们标记采样点

 

  针对本阶段实习,张剑葳老师也向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同学们在客观、严谨的测绘成果之外,还要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绘制出一份形式新颖的成果,以更好地将文物建筑的价值向社会展示和传播。

  今年年初,北大“文物建筑田野记录与价值发现课程体系”获得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段实习正是此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两门课程,是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本科生在大三的专业课程,是同学们前三年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演练。

  在此段测绘实习之前,文物建筑专业本科生已经进行了两段共计41天的田野踏查实习,提升了田野踏查记录能力,并将书本上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现存文物建筑实物对照,增强对文物建筑的基本认知。在常熟测绘之后,师生们还将继续前往山西进行古建筑和近代建筑的测绘实习。

  文物建筑专业实习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教学活动,而是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馈社会,发现并记录文物建筑的价值,服务于文化遗产事业,继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建筑见证历史,让历史弘扬价值。为往圣继绝学,为国家固根基。“这是文物建筑人新时代的期望。

  本次专业实习是考古文博学院继续深入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具体举措,得到了北京大学教务部的大力支持,考古文博学院高度重视,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援保障。专业师生衷心感谢,我们将一如既往,毫不松懈,发扬专业创办二十年来的坚韧精神,提高教学和学习水平,为国家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为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大价值。

 

    执笔:马力、席雅卿

    审稿:徐怡涛、张剑葳、彭明浩

    排版:崔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