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学院召开2024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

2025-01

2025年1月7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召开2024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全院七十余位教职工参会。会议由沈睿文、邓振华主持。

院长沈睿文首先介绍了学院2024年田野工作的整体情况。2024年学院主持、参与了20余项田野考古发掘、调查工作,其中包括了6项海外发掘和调查。国内田野工作遍及宁夏、陕西、北京、山东、福建、四川、河南、山西、江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省、市、自治区;国外田野工作,扩展至希腊、埃及、蒙古、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及巴基斯坦等国家,国内外田野工作均蓬勃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标准化工作水平显著提升。沈睿文表示,田野考古一直都是学院发展的阵地堡垒,自1957年在河北邯郸涧沟田野考古实习起,建立的“调查-发掘-整理-编写报告”的“北大模式”影响深远,全院教师一是要有高标准意识,在国内外的发掘工作中起到引领示范的带头作用,展示学院、学校乃至国家的田野工作水平;二是要开展科学的发掘,在发掘中不断学习、检验、实践;三是要有大课题意识,着眼国内外重要遗址及重大学术问题;四是要重视发掘资料整理,及时出版发掘简报、报告;五是要严格经费管理和安全管理,确保发掘工作安全、高效。面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学院要立足国内田野阵地,提高国际化视野,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双一流”学科发展。随后,各项目进行年度工作汇报。


图片

汇报会现场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张家场城址遗址

2024年学院本科生田野考古实习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盐池基地开展,本年度张家场城址的工作重点是对城中心建筑区及城外墓葬展开发掘,继续对东城门进行局部解剖。经过3个月的田野工作,取得如下成果:一是基本将2021年发现的中心区南部建筑完整揭露出来,判断该院落西半部分相对清楚,很可能是三进式,最北侧建筑坐落于台基之上,是整片建筑区的最高点。二是通过解剖,发现东城门及城墙在最初筑造时应当未挖基槽,但在原始沙层之上进行过大范围的垫土。三是在城南发掘的6座墓葬,除1座为竖穴土坑墓,其余均为土洞墓,墓葬结构、墓主人葬式、随葬品风格均与中原地区基本相同。城市考古需要长期投入,2021年以来,对张家场城址的认识不断更新:对中心建筑区的发掘纠正了勘探所知的关于建筑格局的旧有认识,同时加深了对建筑构筑方式和分期的了解;对城址东门的解剖推进了对其结构和使用、废弃过程的研究;墓葬区的发掘揭开了城址使用人群文化面貌。(李云河)

 

陕西省宝鸡市周原遗址 

2024年,周原遗址的田野工作由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参加,围绕西周宫殿区、城址墙垣体系进行,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第一,通过发掘、钻探,初步确认了宫城。宫城位于小城北部正中,宫城内普遍分布夯土,并发现纵横交错的道路。在贺家北发掘了宫城南墙、南门、城壕遗迹,南墙外的壕沟内发现大量人和动物骨骼,壕沟下层出土了200余片甲骨,其中有字甲骨30余片,初步辨识单字180余个,为确认宫城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凤雏村西揭露了宫城西北角,地基内发现了一组南北向陶排水管。发掘表明,宫城南墙叠压西周早期灰坑,又被西周早期墓葬打破,始建年代为西周早期。宫城门路面上有西周晚期遗物,城壕和城内建筑使用到西周晚期,宫城废弃年代应为西周晚期。第二,完成召陈西周大城城门的发掘。在召陈北完整揭露了大城东门基址,发现入城后的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建筑群。东门位于大城东墙南三分之一处,由城台、外瓮城、南北门道、门塾、内瓮城等部分构成,显示出周原城址的进步特征。东门内侧发现南北两组建筑。南组建筑共四座,围绕长方形庭院呈四合院式分布。北组建筑已发掘两座,也呈四合院式分布。(曹大志)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 

2024年,学院曹大志、吴小红、何嘉宁、宁超、崔剑锋、胡钢、王宇鹏等师生参与了琉璃河遗址的发掘及相关研究工作。琉璃河遗址工作进展包括:第一,通过对城北发掘区的整体揭露和探沟发掘,明确了遗址外城墙、外城壕的存在。确定两重城圈的城市结构,是琉璃河遗址和西周封国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第二,完成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为迄今西周封国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基址。第三,发掘大型墓葬 M2401。M2401为“甲”字形带墓道大墓,为更好地保护地下遗迹遗物,对该区域进行了地下水降水、深坑支护作业,并为其搭建了多重方舱。目前正在进行墓室内发掘工作。(曹大志)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桐林遗址

桐林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和凤凰镇,遗址面积约230万平方米,是目前山东龙山文化城址中范围最大的中心城址之一,被列入“考古中国·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课题,是研究龙山时代城址内部布局和中心建筑的核心遗址。2024年,学院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继续合作开展遗址发掘、勘探工作,学院教师秦岭担任领队,发掘面积500平方米。2024年“北京大学聚落考古研修班” 配合本年度发掘,在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举办。本年度在2022至2023年发掘基础上继续围绕遗址中心大型院落建筑群展开工作,明确了大型院墙的范围,总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院墙内垫土台上靠北部有大型建筑迹象,建筑方式和结构不见于以往龙山文化所见房址;院墙内外聚落布局差异显著,明确是有规划的大型工程。下半年考古勘探工作在遗址南部的城址位置开展,基于规则网格的数字化钻探记录系统,探明城址壕沟城墙和南部区域的龙山堆积基本面貌。本年度田野工作为进一步探索桐林城址整体布局和中心建筑规模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助于2025年北京大学田野考古实习确定发掘位置和研究目标。(秦岭)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下草埔遗址 

安溪下草埔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遗址性质为宋元时期的冶铁手工业遗址,学院在2019至2023年开展了连续五期的考古发掘工作,2024年,学院继续开展第六期考古发掘工作,学院教师沈睿文担任领队,研究生李佳胜、王蕻荃、方立阳等同学参与发掘。在2023年发掘成果的基础上,向西扩展发掘区域,目前已发掘400余平方米,在发掘区东北部清理出4座炼炉、2组共4个鼓风操作坑。其中两座炉型结构较大,破坏较严重,仅存炉底或炉膛下部,无法完全复原其形制;另两座为块炼铁小竖炉,炉膛部分虽被晚期水沟打破,但基本结构仍清晰可见。两座炼炉东侧均有并排的鼓风操作坑,进一步明确了遗址中可能存在使用木箱或木扇进行鼓风作业的技术行为,为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史提供了新的证据。发掘清理了冶炼区与蓄水区的中间地带,出土大量墨书瓷片,为了解遗址内部的人员姓氏、族群结构及管理方式等提供了新的证据。(沈睿文)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皮洛遗址 

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平均海拔超过3750米,年代不晚于距今20万年。2024年的发掘工作由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进行,学院教师何嘉宁担任领队,学院教师王幼平、冯玥参加工作。发掘集中于B区保护大棚内,发掘面积75平方米,完整揭露并原址保留了三个属于不同时期的活动面,获得石制品1000余件,包括手斧、小型两面器等典型标本。在发掘工作的基础上,考古队组织了“皮洛遗址暨更新世亚欧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五个国家的近百位学者参与了遗址考察、标本观摩和学术研讨,为皮洛遗址的后续工作建言献策。此外,考古队还在稻城县周边的海子山、乡城县以及盐源盆地开展了系统调查,对从前措等有原生地层的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年代样品采集,为探索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的活动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何嘉宁、冯玥)

  

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香山寺遗址 

香山寺遗址位于龙门石窟东山南麓,学院教师韦正担任领队,学生潘思言、冯冰钰、方钰参加发掘。本年度工作主要在遗址区第三级台地上的大殿基址区北部和东部进行,开展了 6个新探方的发掘,清理了2023年发掘的部分探方最下层遗迹。6个新探方目前发掘深度 1.5米,已发掘至唐代地层,揭示出大殿基址唐代的夯土面,并初步确定西部、东部边界。目前发现遗迹主要有大殿基址夯土台基的南边沿条石基础,南侧正中的石砌月台,月台南侧的踏道,大殿基址东侧外的一处东西向石砌踏道、磉墩、柱础石,宋代的砖石墙、白灰墙皮、烧灶、灰坑、少量砖铺地面等。出土遗物包括陶瓷器、石造像残件、鎏金铜佛像、砖瓦等。香山寺遗址的系统考古发掘,将揭示出香山寺的平面布局、历史沿革、建筑构造,与龙门石窟的内在关系,为深入研究龙门石窟与周边寺院关系,及中国中古时期佛寺布局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为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考古积累经验。(韦正)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李云河、曹大志、李佳胜、何嘉宁、韦正作汇报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坡头遗址 

坡头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24年,为进一步明确遗址龙山时期宏观聚落结构,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与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对遗址内壕和中壕东端进行了解剖,并对集中发掘了内壕西南部,总计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学院教师张海、本科生杨林轩参加发掘。通过对内壕东端的解剖,发现沟底与2022、2023年揭露的内壕西端类似,底部均有一层踩踏面,但因后期破坏,并未发现东北角明确的拐角,目前还在寻求更为切实的走向证据。对中壕的解剖,确认其走向应是与东部外壕垂直相交,在沟内侧发现一座大型生土墩台设施,其东侧还有一带院落的房址,正对房址门口附近有一磨盘。内壕西南部发现一个龙山晚期水池,池底有大量多次沉积的砂粒和卵石,还有零星玉石残片,且周边并无此类细砂和卵石堆积,可能与加工玉石器有一定关系。此外,通过解剖确认坡头南、西岭勘探的仰韶时期环壕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早期,绝对年代为距今约5600至5700年。(张海)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苏羊遗址 

苏羊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核心面积约63万平方米。依托“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自2021年开始,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北大学、北京大学连续四年对苏羊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800平方米,学院教师张海参加发掘。发掘发现了仰韶早期、仰韶中期、仰韶晚期、龙山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基本厘清了遗址各个时期的聚落分布范围。通过近四年的勘探和发掘可知,苏羊遗址从仰韶早期晚段开始营建,修建壕沟作为防御设施,壕沟外有集中埋葬区。仰韶中期随着聚落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增加,在原有壕沟的基础上扩大了居住区范围,房屋体量增大,建造技术业日益精湛。仰韶晚期聚落进一步扩大,在原有壕沟基础上加宽改造,开始有意识地修建墙垣加强遗址内部功能分区,同时聚落向南部迁徙,在遗址南部修建壕沟,吸收多种文化因素,加速了文明化进程。龙山时期聚落延续了仰韶晚期的聚落布局结构,在东部自然壕沟外侧有集中埋葬区,通过吸收大量外来文化因素,选择性地融合改造与创新,逐步形成自身的文化特性,为之后二里头文化的强势崛起奠定了基础。(张海) 

 

江西省景德镇市天后宫、清真寺遗址 

为深入发掘景德镇的文化遗产价值,为景德镇申遗提供基础性支撑,2024年,北京大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对景德镇天后宫、清真寺遗址展开发掘工作。学院教师丁雨担任领队,学生金银珠、孙晨瑜、杜心怡等人参加工作。天后宫遗址位于景德镇老城区中心地带,2024年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出明中期至近现代的连续堆积文化层,出土数十处遗迹和相当数量的陶瓷标本,其中包括了三期不同时代的建筑遗存。发掘结果表明,天后宫建设年代或可早至明隆庆开海前后。遗址的发掘对于探讨厘清天后宫建设历史、景德镇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全球贸易网络、景德镇地方建筑特色等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清真寺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董家岭横弄12号,属明清景德镇瓷器生产核心区中心地带。2024年发掘清理了南宋晚期至近现代的文化层,出土了49处遗迹和大量陶瓷标本。发掘结果表明,董家岭清真寺地表建筑始建年代不早于清乾隆时期;在清真寺修建之前,该区域为重要的陶瓷生产地点,其产品同时供给官方和民间,并畅销于陆、海两条丝路。清真寺遗址的发掘为细化清真寺遗址历史、景德镇与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的关系、瓷业塑造景德镇城镇景观等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两处遗址的发掘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景德镇瓷业社会的形成过程与内涵。(丁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石窟谷西区35-40窟窟前遗址 

2024年,学院与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于克孜尔石窟谷西区35-40窟前进行考古发掘。学院教师杨哲锋担任领队,教师魏正中、彭明浩,学生周振家、王凤歌、戴恬、宋瑞、于清雅、胡景宇、雷砥等参与发掘。通过发掘发现该区段洞窟下方岩面陡直,各洞窟原来均临空开凿,距地高度5-10米不等,各洞窟通过在下方崖壁内开凿通道登窟。发现东、西两处上山通道,东通道可达38-40窟一线洞窟,西通道可达35窟以西一线洞窟。两通道均发现坍塌和改造的现象,尤其是东通道坍塌后,又架设木栈道和木构窟前建筑沟通一线洞窟。此外,新发现3座小型窟龛,2处建筑基址,出土陶片、绿釉砖、陶范、龟兹五铢、小钱、开元通宝、小型雕塑、石磨盘、动物骨骼等遗物。考古发掘所反映出的开窟原始景观,与现状登窟游览景观存在巨大差异,具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展示价值。发掘所揭示的地层与遗迹,对于了解该区段洞窟从始建、坍塌,到改造、废弃的历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反映出石窟从汉晋至隋唐延续很长时间,为克孜尔石窟年代序列和石窟寺院生命史的建构提供有利参考。(杨哲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金上京遗址 

金上京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部,由南北两城组成,整体呈曲尺形,皇城位于南城西部偏北处。2024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在皇城遗址范围内开展考古工作,学院教师徐怡涛、学生刘云聪等参与了遗址的建筑考古工作。本年度发掘区是皇城中路北部的第五宫殿址,位于皇城中轴线偏东。发掘表明,该建筑平面呈十字形,主殿居中,其东、西两侧设朵殿,南、北两面出抱厦,整体建筑坐落于三层台基之上。遗址出土大量檐头筒瓦、檐头板瓦、普通筒板瓦、脊兽、套兽、鸱吻等,包括大量绿釉琉璃瓦件,为复原建筑基本形制提供了重要证据。现场结合三维扫描、无人机摄影测量、手工测量等手段,对遗址尺寸信息进行了全面记录,并对具有统计意义的瓦类构件做分类统计和定量分析,绘制出复原图纸。综合遗迹现象和宫城勘探资料,推测遗址为《金史》所记皇统年间营建的“龙寿殿”址,是金上京皇城后宫区一座用于观赏、休闲的宫殿建筑。该遗址是迄今金上京皇城范围已发掘等级最高的宫殿建筑遗址,为探讨金上京皇城营建时序,复原金代高等级皇家建筑历史面貌提供了宝贵案例。(徐怡涛)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宋六陵陵园遗址  

宋六陵陵园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的谷地中,北为雾连山(宝山),南临新妇尖。202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联合对该遗址开展考古工作。学院教师徐怡涛、学生刘云聪等参与了遗址的建筑考古工作。本年度发掘区为南陵区的五号陵园,揭露出门殿、献殿、墙垣等建筑遗迹,出土一批檐头筒瓦、檐头板瓦、普通筒板瓦、滴当火珠、脊兽等建筑构件。现场使用三维扫描、无人机摄影测量、手工测量等手段,对遗址三维信息进行了全面采集,对出土各类建筑构件进行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复原图纸。发掘结果进一步明确了五号陵园与东侧二号陵园、西侧三号陵园的空间关系。结合建筑形制、所处区位初步判断,该遗址是一处与二号陵园有关的后陵遗址。本年度的发掘,为廓清宋六陵南陵区整体格局,复原陵区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形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徐怡涛)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金斯太遗址 

金斯太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202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内蒙古博物院延续上一年度发掘,学院教师李锋担任领队,博士后张月书、李怡晓等3名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参与发掘。本年度主要的发掘区域为T6东隔梁、T4北隔梁、T5北部,共出土石制品、动物骨骼4000余件。研究团队完成了碳十四、微形态样品的系列采样,以及光释光样品的补充样品采集,为完善遗址的年代序列和理解堆积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基础。发掘发现了技术特点清楚的勒瓦娄哇石核和其他勒瓦娄哇产品,为后续讨论遗址旧石器时代中期层位的石制品技术特点和可能的历时性变化提供了基础;洞穴西侧的化石保存状况较好,为探讨古人类对动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提供了良好研究材料。后续将集中开展遗址出土考古材料的整理和研究。(李锋)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枫林遗址 

枫林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枫林村东约500米的山梁之上,2024年的发掘为上一年度的延续,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开展,学院教师李锋参与发掘及研究工作。发掘集中在遗址的第1和第2地点。第1地点紧邻2016年主发掘区,累计发掘面积50平方米,共揭露5个层位,其中②-③层为旧石器文化层,②层为冰期层位。第2地点紧邻2016年东山坡发掘区和2023年发掘区,累计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共揭露4个层位,其中②-④层为旧石器文化层,③层为冰期层位。第1地点共出土各类遗物700余件,第2地点共出土各类遗物2000余件。本年度发掘深化了对遗址年代和文化性质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了长白山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序列,对揭示古人类对高纬度地区极端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东北亚史前人群交流具有重要价值。(李锋)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吉到1号遗址 

吉到旧石器遗址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和岜蒙乡辖区,由若干洞穴和岩厦遗址组成,本年度发掘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共同进行。学院教师李锋参与了遗址群第1地点的抢救性发掘及研究工作。遗址出土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本年度新揭露出1件较完整的人类颅骨,以及两处集中分布的人类上下颌骨、牙齿、胸骨、肋骨、股骨、腓骨等。从地层剖面观察,这三处人类骨骼原位埋藏于不同年代地层中,研究将有助于回答集中分布人类化石的性质。吉到1号洞穴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人类化石解剖部位最全、数量最多的地点,出土了末次冰盛期(LGM,距今约2.65至1.90万年)前后的石器、赭石、骨器、穿孔螺蚌等人工制品,多期、多种类的文化遗物能够支撑对现代人万年尺度的环境适应策略的精细还原,为揭示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生活框架提供更为全面、动态的视角。(李锋)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张海、丁雨、彭明浩、徐怡涛作汇报

 

希腊罗达夫尼迪亚遗址 

2024年,学院与克里特大学在希腊罗达夫尼迪亚遗址共同开展考古发掘,学院教师曲彤丽参加发掘,并在区域地质地貌考察、中国与希腊旧石器时代文化学术交流方面开展工作。罗达夫尼迪亚遗址位于莱斯博斯岛,该岛地处爱琴海北部,为希腊第三大岛屿,占据地中海东北部的重要地理位置。罗达夫尼迪亚遗址是一处距今约4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露天遗址,是该地区罕有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本年度发掘揭露出较为完整的堆积序列,出土丰富的阿舍利石器工业石制品,呈现出复杂的埋藏现象。该遗址对于探讨欧洲阿舍利文化的出现与演变,以及欧亚大陆交叉口早期人群的扩散与适应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曲彤丽)

  

赴埃及境外考古工作的探索 

学院本年度启动埃及发掘合作项目,项目由学院教师张海主持,研究生何一苇、魏婧柯参与工作。项目团队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在与埃及方面商谈并赴埃实地考察后确定了7处预期发掘选址,并根据遗址特点、团队经验与资源、埃及当地情况等制定了详细周密的项目规划。7处选址从地域分布来看,遗址覆盖了下埃及和中埃及地区,地理景观包括尼罗河三角洲、东部沙漠以及尼罗河谷;从功能类型来看,涵盖了聚落城址、水坝、神庙、采石场、墓区等多种遗迹;从年代跨度来看,自前王朝时期(新石器晚期)一直延续到希腊罗马时期。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考量,团队初步选定古都孟菲斯遗址区内的Tell Aziz 为发掘遗址。(张海)

  

蒙古东南部旧石器考古调查 

2024年,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蒙古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开展了蒙古东南部草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学院教师李锋、博士后张月书参加,在蒙古中南部的苏赫巴托尔省和东戈壁省考察打制石器地点近40处,其中新发现地点10余处。研究团队选择Bogd Uul、Toig tolgoi、Shartyn khad三处遗址进行了地层勘察。其中Bogd Uul遗址原生地层中发现石制品,Toig tolgoi遗址地层中出土了丰富的动物化石。调查共采集石制品和动物化石1000余件,具有勒瓦娄哇技术特点的石制品应主要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的遗存,它们为探讨早期现代人的扩散路线及适应生存方式提供了关键的材料;细石叶石制品主要属于晚更新世末和全新世初遗存,为我们讨论旧石器—新石器过渡时期人群的扩散与适应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探讨中国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细石叶技术的源流提供了关键对比材料。(李锋)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遗址 

2024年,学院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共同开展了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内城考古发掘工作。学院教师王姝婧、博士后陈婧修参加了此次发掘。布哈拉绿洲自古以来便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布哈拉古城亦为中亚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址之一,遗存极为丰富,包括公元前后至伊斯兰时期的房址、城墙、陶窑、水利设施等,具有较高的考古学价值。此次发掘我方主要揭露了公元4至12世纪的房址、灰坑、水井等遗迹,出土了陶瓷器、动物骨骼、玻璃器、钱币等遗物,为深入理解中亚城市的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考古发掘之外,学院还调查了布哈拉绿洲西部的城址和绿洲东北部沙漠草原地带的墓葬,对绿洲边缘农牧交界带的居址年代与墓葬分布形成了进一步认识,为将来在中亚粟特地区开展系统性考古工作,继续深化中外考古合作奠定了基础。(王姝婧)

  

越南南部围垣聚落遗址联合考古项目 

围垣聚落(Circular Earthwork Sites)是距今约4000年之后在越南平福省和与之相邻的柬埔寨磅湛省一带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聚落,以外部围墙、内壕沟和中部台地型居址为典型特征。这一时段恰好是农业传入本地,促成新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此类遗址的系统研究有望推进对农业从我国向东南亚大陆的传播过程,大陆东南亚地区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等重要问题的认识。目前为止,该区域调查所知的围垣聚落遗址数量已达100余处,仅部分遗址开展过小规模试掘,对于年代和生业方式等有了初步了解,聚落布局、社会结构等层面的系统研究尚未展开。在此背景下,学院与越南社会科学院南部地区分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计划在越南选择一处代表性的围垣聚落遗址,合作开展考古发掘和研究,学院教师邓振华参与工作。2024年,三家合作单位相关研究人员实地考察了越南平福省境内的几处遗址,决定共同围绕越南境内目前已知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禄新2号(Lc Tn 2)围垣聚落开展系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该遗址总面积约18.6万平方米,曾进行过小规模试掘,年代推测为距今 3500 年前后。(邓振华)

 

 巴基斯坦考古调查与工作计划 

2024年,学院教师魏正中、彭明浩赴巴基斯坦吉尔吉特(Gilgit)、奇拉斯(Chilas)、斯瓦特(Swat)、塔克西拉(Taxila)等地区考察犍陀罗佛寺遗址,并与巴基斯坦文物部门以及当地考古队进行了深度交流,计划于今年在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地区进行考古遗址的数字化调查,并选择阿育王塔佛寺遗址进行重点发掘。(彭明浩)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曲彤丽、李锋、王姝婧、邓振华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