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明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严文明文集》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办

2025-04

2025年4月12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严文明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严文明文集》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勺园弘雅厅举办。会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主持。先生生前挚友、同事、学生、考古界同仁及严先生亲属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先生风范,追溯学术薪火。


会议伊始,全体与会者共同观看了追忆严文明先生的纪念视频。视频以珍贵影像资料串联起先生学术生涯的重要篇章,展现了先生奔走大江南北、扎根田野与讲坛的学术足迹,以及晚年对中华文明的深邃思考与理论总结。



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严文明先生纪念视频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严文明先生的学术贡献与教育成就。他指出,严文明先生不仅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设计者和领导者,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者、中国考古学科发展的引领者,中国考古学国际化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不仅在仰韶文化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框架的建立、聚落考古与文明起源、农业考古和环境考古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更以深邃的学术眼光和卓越的教育实践,为中国考古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他对学术真理的执着追求,对教育事业的倾心奉献,对后学晚辈的悉心栽培,生动诠释了北大教师的崇高品格与精神风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作为严先生弟子代表,追忆先生的学术人生和学术贡献,深切缅怀严先生的为人之道、为师之道和为学之道。赵辉教授提到,严先生是中国考古学的思想者,一直引领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严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及社会的多元一体进程的阐述、在农业起源等人类历史重大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是考古学研究史上的经典之作。严先生是中国考古学的探路者、领路人、思想家。

学界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研究员回顾了严先生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学术成就。他认为,严文明先生是跨越世纪的、伟大的考古学家,引领了中国考古学的方向,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严先生在深入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不仅指出中国史前文化存在统一性和多样性,还创造性地凝练出中国史前文化发展“重瓣花朵”的格局。严文明先生系统梳理了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是聚落考古研究的践行者和积极倡导者,同时也是农业边缘起源理论的提出者。

文物出版社副总编杨新改女士代表张自成社长介绍了《严文明文集》的编纂历程与出版意义。自2022年6月先生亲自遴选文章书稿、撰写目录,至2025年《严文明文集》正式出版,期间得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严先生家属及诸多学者的关心和支持。出版社编辑成员进行大量严密的整理资料、校正刊物、编辑排版、地图审核等工作,力求将严先生的学术观点更直观、更清晰地传递给读者。

随后,罗文利、王博、杨新改和严先生哲嗣严松共同为《严文明文集》揭幕。严先生明珠严一苹作为家属代表向此次学术思想研讨会的主办方,以及各界友人的深情缅怀致以由衷的感谢,并对在先生文集出版过程中给予支持的诸位同仁和老师表达了诚挚谢意。


《严文明文集》发布仪式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同志代表国家文物局向严先生致以深切敬意与哀思。他表示,严文明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今天发布的九卷本《严文明文集》,是对先生卓越学术成就的最好纪念。作为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严先生长期参与重大政策咨询、重点项目论证、人才队伍建设与考古工地检查等工作,大力支持大遗址和国家考古公园建设,为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先生高瞻远瞩,始终强调考古工作中的学术意识与课题意识,积极推动科技应用和多学科协作,倡导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为推动中国考古学国际化不遗余力。今天缅怀严文明先生,不仅是追怀先生的学术成就与教育贡献,更是为了传承他严谨治学、躬耕田野的精神。

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各省市考古机构和高校的代表,以及严先生弟子,分享了个人学习生涯及考古工作中与严文明先生的交流与联系,深情回顾了严先生的学术生涯与卓越贡献。严先生以谦和之风范、严谨之治学,在田野考古发掘、考古学科体系建设、中国考古学理论发展等领域均作出开创性贡献。作为中国考古学界的一面旗帜,严先生在考古学研究中展现出的系统思维、创新意识与全局视野,为后辈学者树立了学术与人格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