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师生交流,带领新生更全面地了解学院学科方向、教学科研等基本情况,饱含探索热情地迎接新学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8月31日上午在二教206举行2024级本科新生见面会。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党委书记陈建立,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邓振华,副院长崔剑锋,副院长彭明浩,各教研室教师代表曹大志、何嘉宁、胡钢、黎婉欣、王姝婧、徐怡涛,2024级本科班班主任赵昊,团委书记宋玺,团委副书记何心玥等出席。2024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见面会由党委副书记曹蓓主持。
见面会伊始,2024级本科新生依次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分享自己报考北大考古的初心,并表达了对未来学习生活的美好期待。


随后,各教研室的老师们介绍学院不同专业方向的基本情况,并予以新生相应的学习建议。
旧石器时代考古教研室的何嘉宁老师介绍了旧石器时代考古对研究人类早期历史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所需要的跨学科手段运用和国际化合作。

何嘉宁发言
新石器商周考古教研室的邓振华老师介绍了新石器时代考古主要依靠实物材料、运用多种自然科学方法进行考古研究的特点,阐述了当前考古工作的研究重点,讲述了这些考古工作对探究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的重要意义。曹大志老师对学院夏商周考古的资源配置、教学安排和近年来工作概况进行了介绍。
邓振华发言
曹大志发言
外国考古教研室的王姝婧老师强调了外国考古需要多元的语言能力,介绍了外国考古研究注重地域概念、时代跨度广的特点,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丰富自我、开拓国际视野。

王姝婧发言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教研室的黎婉欣老师介绍了博物馆专业特点,指出博物馆与当代社会具有紧密联系,强调博物馆策展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
古代建筑教研室的徐怡涛老师提到,研究古代建筑是希望通过建筑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展示去见证中华文明,并介绍古代建筑专业方向的实际应用。彭明浩老师则补充了外语对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加强语言能力。
黎婉欣发言
= 
徐怡涛发言
彭明浩发言
文物保护教研室的胡钢老师介绍了文物保护专业的学习内容,表达对同学们的欢迎,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文物保护的魅力。
科技考古教研室的崔剑锋老师首先祝贺同学们来到考古文博学院大家庭,接着介绍了考古专业的光明前景,并表达了对考古学发展的充分信心。最后崔剑锋老师分享了自己对考古学的认识,用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在北大校园里有所收获,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模式,翻开人生新篇章。
胡钢发言
崔剑锋发言
各位老师介绍完毕后,见面会进入最后的答疑环节。同学们就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和困惑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师生交流
师生合影留念
本次新生见面会为新生们搭建了了解和熟悉学科专业的良好平台。学院教学与行政队伍始终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和平稳发展作为首要关切,保障同学们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院领导、老师希望同学们逐步发现、感悟和弘扬考古之美,在考古的新征程上扬帆远航,探索领会北大青年的时代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