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2018春季第一讲成功举办

2018-03

  3月6日,以“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支撑与探索实践”为主旨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学术讲座2018年春季系列,在考古楼A座101报告厅成功开讲。应考古文博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教授带来第一讲“过去的未来:历史环境再生的思考与实践”。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主持,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及校内外人士共1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主讲人常青院士

 

孙华教授为常青教授颁发讲座聘书

 

  讲座开始前,孙华教授代表考古文博学院为主讲人常青教授颁发了聘书,并做了简要的开场介绍。常青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现任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建筑遗产》和《Built Heritage》学刊主编。

  讲座一开始,常青回忆起自己在中科院攻读研究生时,曾来北大选课,多年过去,他对北大校园保持不变的历史风貌印象深刻,感叹国际名校大都有让人从心底安静下来的时光驻留感,他由此切入了“过去的未来”这一讲座主题。

  常青首先对“建成遗产与建筑遗产”(built heritage-architectural heritage)“保护与保存”(conservation-preservation)“原物与原真”(original-authenticity)“翻新与创新”(renovation-innovation)以及“再生与复制”(regeneration-duplication)这五对相关概念的差异进行了辨析,特别诠释了建成遗产真实性及活化再生的确切含义。随后他扼要介绍了同济大学建成遗产学科体系和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情况。

  在展开内容中常青提出,建成遗产作为特定历史身份的载体,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源”。而建筑学实际上可看成一门一体两面的学科,关联着两对范畴。一面是“遗产”,涉及保护与再生;一面是“设计”,重在转化与创新。对建成遗产及其历史环境而言,“保护”是前提,“再生”才是目的;“转化”需领悟遗产,“创新”应是“与古为新”。

  常青进一步指出,在历史城市的现代演进过程中,保护与更新的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中外概莫能外。他将历史城市演进中的新旧结构关系概括为三种,其一是勒·柯布西耶和赖特等欧美建筑大师所提出的,隔离式保护的“新旧并置结构”;其二是科林·罗提出的“新旧拼贴结构”;第三是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同心圆结构”等,并以巴黎、上海、北京等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大都市为例,对历史环境再生模式做了对比分析。

  常青长期活跃于历史环境研究与实践的第一线,在讲座的最后部分,他与听众分享了主持日喀则桑珠孜宗宫、宁波月湖西区、海口骑楼老街区、汨罗屈子书院等四例历史环境再生工程的设计体会。例如,初建早于布达拉宫330年的日喀则桑珠孜宗宫,毁于“文革”时期,在西藏社会各界复原愿望的驱动下,经过缜密论证,上海市作为援藏对口城市出巨资启动了这项工程。常青为此八上青藏高原,率设计团队悉心设计并配合施工,最终花六年时间重现了日喀则宗宫的历史雄姿,包括恢复老城天际线、保存宫台废墟,修复上部宫楼,延承藏式技艺、活化宫内空间等,在国内外获得了多个优秀工程设计奖项。

 

日喀则桑珠孜宗宫修复工程前后对比

 

浙江宁波月湖西区再生工程


海口长堤路骑楼外滩现状(下),新旧共生的拼贴设计(上)

 

汨罗屈原博物馆一期——屈子书院沅湘堂


沅湘堂内景

 

  讲座结束后,现场听众意犹未尽、踊跃提问,就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古村落保护、古建筑异地保护等话题提问,常青一一予以了耐心解答。

  最后,常青院士向考古文博学院赠送了《建筑遗产》和《Built Heritage》学刊各一套。

 

现场观众踊跃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