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考古教研室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教研室 / 旧石器时代考古教研室 正文

冯玥

职称:
研究员
研究方向:
石器分析;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人群交流与文化互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

Email:fengyuearchaeology@pku.edu.cn

2015.09—2021.0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历史学博士(旧石器时代考古方向)

2016.09—2017.06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访问学生

2011.09—2015.0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历史学学士(考古学专业)

2022.01—2023.12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博雅博士后


长期在四川、新疆等地从事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调查和研究工作,包括对河南二七区老奶奶庙、广东英德青塘、新疆吉木乃通天洞、塔什库尔干库孜滚、四川稻城皮洛等重要遗址的发掘和对天山沿线、阿勒泰地区、川西高原等区域开展的石器调查。多次在美国考古学会年会(SAA)、国际原史与史前科学联盟大会(UISPP)、亚洲旧石器考古协会年会(APA)、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INQUA)等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

1. 《田野考古实习》,本科生必修课。

2. 《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研究生必修课。


1. 2022.09—2025.12 马鞍山遗址1997—1998年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CKG004),负责人。

2. 2023.012025.12 中国西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旧石器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研究——以皮洛遗址为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80005),子课题“皮洛遗址石器研究”负责人。

3. 2023.072023.12 史前早期亚欧草原带的人群与文化交流(第73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23M730062),负责人。

4. 2023.012025.12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皮洛遗址石制品功能研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项目),负责人。

5. 2011.092021.07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20),参与。

6. 2019.12023.12 北京大学丝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项目,参与。


1. Wang, J.J., Tan P.Y,Feng, Y.*, Zheng, Z.X., Guo, Y.J., He, J.N., Wang, Y.P., Zhang, J.F. (2025). Human presence in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fter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667 (2025): 112878.

2. 冯玥. (2024). 晚更新世末华北细石器及人群与社会变迁. 《考古》,第3期, 74-87.

3. 冯玥, 梅惠杰, 谢飞, 王幼平. (2024). 华北北部涌别技法的技术与生产特征:以阳原马鞍山遗址拼合组为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第6期, 33-47.

4. 冯玥, 梅惠杰, 谢飞, 孙秀丽, 王幼平. (2024). 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1997-1998年发掘基本材料与初步认识.《人类学学报》, 第1期, 67-80.

5. Wang, Y.P.,Feng, Y. (2024). Asia, East: Paleolithic Cultures. In: Rehren, T., Nikita, E. (Eds.),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 (2nd Edition), vol. 4, pp. 48–65, London: Academic Press.

6. 冯玥, 黄奋, 于建军, 张晓钰, 何嘉宁. (2023). 动物踩踏与“假工具”:木垒县细石器遗址采集石制品的埋藏学分析. 北方文物, 第5期, 51-60.

7. 冯玥. (2023). 七角井遗址与史前丝绸之路上的细石器. 西域研究, 第3期, 82-87.

8. 冯玥. (2023). 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印度与西南地区旧石器文化比较研究. 南方文物, 第3期, 167-175.

9. 冯玥, 李文成, 艾涛, 夏正楷, 张家富, 雷华蕊, 王幼平. (2022).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库孜滚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 第9期, 3-13.

10. Feng, Y., Wang, Y.P. (2022). The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of early pottery in South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diversity in the Terminal Pleistocene.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608-609, 33-48.

11. 郑喆轩,冯玥,谭培阳,王幼平,何嘉宁. (2022). 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第7期,第3-14页.

12. 冯玥. (2021). 岭南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生态环境和生业经济研究——以洞穴遗址动物群分类栖息地指数分析为例.《南方文物》, 第1期,第142-150页.

13. 冯玥,黄奋,李文成,邓婉文,刘拓,张家富,雷华蕊,于建军,王幼平. (2021). 新疆哈密七角井遗址2019年调查新发现.《人类学学报》,第6期,第1086-1095页.

14. Feng, Y. (2020). Microblades in MIS2 central China: cultural change and adaptive strategies. Paleoamerica, Vol. 6(2), 139-157.

15. 冯玥,于建军,何嘉宁. (2020). 新疆阿勒泰地区2017-2018年石器调查报告.《古代文明》, 第14期, 第1-18页.

16. 冯玥. (2019). 黑曜石生产与奥尔梅克“母文化”和“姊妹文化”假说——中美洲圣何塞摩哥提和圣劳伦佐遗址黑曜石工业与社会复杂化模式.《考古学集刊》,第22期,第279-293页.

17. 冯玥,汪松枝,李昱龙,邓婉文. (2018). 2015年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第2地点发掘简报.《中原文物》,第6期, 第16-21页.

18. 于建军,王幼平,何嘉宁,冯玥,李昱龙,李文成. (2018). 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考古》,第7期, 第3-14页.

19. 冯玥. (2024). 晚更新世末华北细石器及人群与社会变迁.《考古》,第3期, 第74-87页.

20. 冯玥、梅惠杰、谢飞、孙秀丽、王幼平. (2024). 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1997—1998年发掘基本材料与初步认识.《人类学学报》,第1期,第67-80页.

21. ——冯玥、梅惠杰、谢飞、王幼平. (2024). 华北北部涌别技法的技术与生产特征:以阳原马鞍山遗址拼合组为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第6期,第33-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