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著
1. 《唐陵的布局:空间与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年3月。
2.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隋唐五代》,北京:开明出版社,2015年。
3. 《安禄山服散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2016年6月。
4. 《中古中国祆教信仰与丧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0月。
5. 《墓葬中的礼与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8月;(修订版),2023年9月。
6. 《大使厅壁画研究》(王静、沈睿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年12月。
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都兰吐蕃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8.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安溪县人民政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编,沈睿文、李佳胜等著《安溪下草埔遗址2019-2020年度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年6月。
(二)、主编
1. 沈睿文主编《华北考古文献》(20卷册),收入《中国华北文献丛书》第七辑,第171-190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4月。
2. 齐东方、沈睿文主编《两个世界的徘徊:中古时期丧葬观念风俗与礼仪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
3. 《考古学研究》卷11“丝绸之路考古专号”,执行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
4. 《考古学研究》卷13“北京大学考古百年考古专业七十年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年4月。
5.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沈睿文主编《北京大学考古百年(1922—2022)》,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年。
6. 沈睿文、张远航主编《中国近代考古学文献丛编》(全16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3年12月。
(三)、参著
1. 齐东方、申秦雁主编《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2. 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上、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3.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
4.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伦春自治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
5.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赉诺尔区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2月。
6.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左旗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2月。
7.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额尔古纳市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
8.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海拉尔市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年。
(四)、论文
1.《昭陵陪葬墓地布局研究》,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页421-452。
2.《唐陵结构名称考》,《文博》2000年第1期,页32-36。
3.《桥陵陪葬墓地研究》,《文博》2000年第5期,页63-70。
4.《唐陵陵园布局的分类及演变》,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页353-382。
5.《西汉帝陵陵地秩序》,《文博》2001年第3期,页17-23。
6.《秦汉时代考古》,《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5期,页20-24。
7.《一个与道教有关的遗存——何家村窖藏再认识》,《中国文物报》2003年6月13日第7版。
8.《关中唐陵陵地秩序》,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页377-402。
9.《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考古》,《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6期,页25-29。
10.《宝光下的道踪》,《读书》2004年第5期,页144-151。
11.《何家村窖藏再认识——从考古学的功能研究谈起》,《华林》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页249-264。
12.《章怀太子墓壁画与李守礼》,《艺术史研究》第6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页293-308。
13.《从革命到无字碑》,载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第1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5月,页119-127。
14.《何家村窖藏的炼丹器具》,《文物天地》2005年第1期,页70-73。
15.《昭陵六骏与十四国君长像》(王静、沈睿文),《文史》2005年第4期,页187-198。
16.《唐陵陵区的形成》,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4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页245-261。
17.《夷俗并从——安伽墓和北朝烧物葬》,《中国历史文物》(双月刊)2006年第4期,页4-17。
18.《说“壖”》,《考古与文物》2005年增刊(古文字论集(三)),2006年9月,页193-197。
19.《唐陵研究缘起》,载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第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9月,页335-355。
20.《一个古史传说的嫁接——东魏邺城形制研究》(王静、沈睿文),《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页86-91。
21.《吕才与〈阴阳书〉——兼论宗庙礼与陵地秩序之异同》,载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第3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12月,页296-311。
22.《唐陵神道石刻意蕴》,《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4期,页34-39。
23.《永固陵与北魏政治》,载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2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页57-77。
24.《重读安菩墓》,原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4期,页34-39;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第4期,页28-39)全文转载;刘东主编《国学文摘》第1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页190-192;王军花主编《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7月,页138-158。
25.《“新添修昭陵宫寝廊宇并使判厅七司院记”碑考释》(沈睿文、李浪涛),《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2期,页106-112。
26.《如何判断墓葬是否被盗?》,《中华遗产》2010第3期,页16-17。
27.《唐镇墓天王俑与毗沙门信仰推论》,载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第5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9月,页138-152。
28.《<地理新书>的成书及版本流传》,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8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2月,页313-336。
29.《元载的奢侈生活》,《装饰》2010年第12期,页19-23。
30.《安禄山服散考》,载罗丰主编《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8月,页73-89。
31.《论墓制与墓主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关系——以康业、安伽、史君、虞弘诸墓为例》,载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6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页205-232。
32.《唐章怀太子的两京宅邸》(王静、沈睿文),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页271-286。
33.《唐宋墓葬神煞考源》,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页199-220。
34.《安禄山身世之推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编《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冯其庸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西域敦煌出土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3月,页1057-1074。
35.《汉都长安与陵区之关系》(王静、沈睿文),载王静《中古都城建城传说与政治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页187-205。
36.《墓葬随葬辇车配件的辨识——以冯素弗墓随葬品为中心》,《中国文物报》2013年5月24日第6版。
37.《赐浴华清池》,《装饰》2013年第11期,页32-37。
38.《阿史那忠墓辨正》,载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8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页165-178。
39.《李思摩墓甬道壁画考释》(沈睿文、艾佳),载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第8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年12月,页31-37。
40.《唐墓埋葬告身的等级问题》(王静、沈睿文),《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4期,页35-38。
41.《废太子勇与圆形墓——如何理解考古学中的非地方性知识》,载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页35-55。
42.《吉美博物馆所藏石重床的几点思考》,载张小贵主编《三夷教研究——林悟殊先生古稀纪念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页426-483。
43.《唐代绘画与丧葬画像的关系》,载上海博物馆《于阗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页127-163。
44.《天水石马坪石棺床所见希腊神祇》,载荣新江、朱玉麒主编《西域考古·史地·语言研究新视野——黄文弼与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页497-511。
45.《内亚游牧社会丧葬中的马》,载魏坚主编《北方民族考古》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页251-265。
46.《葬以殊礼:弩机与世家大族墓葬》,《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5期,页75-86。
47.《青州傅家画像石的图像组合》,载余太山、李锦绣主编《欧亚学刊》(国际版)第13辑,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页71-83。
48.《北周史君石堂W1、N5的图像内容》,载《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10月,页5-31。
49.《“妇人启门”构图及其意义》,载张达志主编《中国中古史集刊》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3月,页422-431。
50.《天水石马坪石棺床墓的若干问题》,载荣新江、罗丰主编《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页462-495。
51.《服食、散发与下石》,《装饰》2016年第2期,页96-99。
52.《中古中国粟特裔石葬具综论》,载吕章申主编《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7月,页32-46。
53.《北朝隋唐圆形墓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理论与史学》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页119-126。
54.Shen Ruiwen, “Research on the Stone Funerary Bed Exhibited in the Guimet Museum”, Yu Taishan & Li Jinxiu edited,Eurasian Studies, vol.Ⅴ, Braila, Istros Publishing, 2016, pp.198-247.
55.《拓跋-北魏考古概观》,《上海书评》2017年3月9日。
56.《<穆天子传>与大使厅北壁壁画》(王静、沈睿文),《美术研究》2017年第5期,页53-62。
57.《唐墓壁画中的渊明嗅菊与望云思亲》,上海博物馆编《壁上观——细读山西古代壁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页416-433。
58.《Miho美术馆石棺床石屏的图像组合》,载余太山、李锦绣主编《欧亚学刊》(新)第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12月,页60-81。
59.《太原金胜村唐墓再研究》,载沙武田主编《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12月,页7-32。
60.Shen Ruiwen, “Research on the Stone Funeral Bed Exhibiter in Guimet Museum”, in Bruno Genito e Lucia Caterina ed.,Archeologia Delle Vie Della Seta: Percorsi, Immagini e Cultura Materiale, VIII, Roma: Scienze e Lettere, 2017, pp.83-97.
61.《夷俗并从:北朝隋唐粟特的祆教信仰与丧葬》,载国家图书馆、中国圆明园学会主编《学津清谈: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页173-218。
62.《唐哀皇后墓所见陶礼器》,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页421-440。
63.Shen Ruiwen, “The Iconographic Program and Meanings of the Screen of the Miho Couch”, Yu Taishan & Li Jinxiu edited,Eurasian Studies, vol.Ⅵ, Braila, Istros Publishing, 2018, pp.282-308.
64.《<摩诃婆罗多>与大使厅东壁壁画》(王静、沈睿文),《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年第3期,页57-70。
65.《新天师道与临淄北朝崔氏圆形墓》,西安碑林博物馆编《纪念西安碑林930周年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年,页51-71。
66.《<大唐故临川长公主周驸马碑>历代著录考》(沈睿文、郭桂豪),载叶炜主编《唐研究》第2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页561-572。
67.《唐墓屏风画的地区差异》,高左贤主编《湖上》12《大邦维屏》(乙亥春),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页64-75。
68.《吐峪沟所见纳骨器的宗教属性》,荣新江、朱玉麒主编《丝绸之路新探索:考古、文献与学术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19年11月,页113-128。
69.《刺鹅荐庙:大使厅南壁壁画研究》(王静、沈睿文),《考古学研究》第1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页132-181。
70.《沈睿文谈隋唐考古与古代墓葬研究》(李丹婕采访),《上海书评》2020年3月15日。
71.《太原金勝村唐墓再考》(沈睿文著,森木智代译),《美術研究》四三〇号,2020年3月,页533-558。
72.《大使厅西壁壁画研究综述》(王静、沈睿文),《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12期,页74-89。
73.《坐冬议事:大使厅西壁壁画研究》(王静、沈睿文),《美术研究》2021年第1期,页18-29。
74.《南北朝士族的书学与家学——以象山王氏、临淄崔氏墓志书体为例》,康振海主编《北学研究》第1辑(创刊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页214-233。
75.《湾漳大墓壁画中的太一出行》,贺西林主编《汉唐陵墓视觉文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页214-242。
76.《安溪青洋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几点初步认识》(沈睿文、易曙峰),《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第3期,页48-58。
77.《福建安溪青洋下草埔冶铁遗址2019~2020年发掘收获》(沈睿文、易曙峰),国家文物局主编《2020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年5月,页171-175。
78.《何處是歸鄉——陶弘景墓所見葬式及其佛教影響》,陳金華編《佛教的跨地域、跨宗教傳播——富安敦先生八十冥誕紀念文集》,新加坡: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2022年,页415-441。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chin-hijbs/e-journal/4-1/95-121/?lang=zh-hant。
79.Shen Ruiwen,“What Was the Destination?: Burial System and Buddhist Influence Found in Tao Hongjing’s Tomb”, In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in Asia and Beyond: Essays in Memory of Antonino Forte (1940–2006), Edited by CHEN Jinhua陳金華, Singapore: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 2022. Open access via https://frogbear.org/.
80.《“黑石号”江心镜为唐伪作镜考》(贺逸云、沈睿文),《考古学研究》卷十三《北京大学考古百年考古专业七十年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年4月,页489-502。
81.《唐代赝作刍议》,《装饰》2022年第12期,页23-26。
82.《敦煌249、285窟的窟顶图像》,《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6期,页4-13。
83.《“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的动物图案》,《海岱考古》(创刊号)2023年第1期,页175-181。
84.Shen, Ruiwen, “DIE ARCHÄOLOGIE CHINAS - Ein Rückblick auf die letzten 20 Jahre”,DIE ARCHÄOLOGIE CHINAS, WBG, 2023, pp.10-21.
85.《考古所见开元年间唐玄宗对丧葬制度的整顿》,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编《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3月,页303-313。
86.《镇江隆安二年画像砖墓的画像与墓主》,《美术大观》2024年第1期,页4-8。
87.《树下人物的构图》,《考古学研究》第17卷第1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年7月,页1-21。
88.《打开盛唐的历史画卷》(刘后滨、张绪山、刘宁、沈睿文),国际儒学联合会组编《大道知行:国际儒学联合会系列讲座》第三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页205-231。
89.沈睿文《朱然墓漆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吴宗国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9月,页214-234。
90.《记忆与再现:家族传统与墓葬》,《考古学研究》第17卷第2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年12月,页26-43。
91.《中古中国都城的两个模式》(王静、沈睿文),《齐东方教授古稀颂寿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25年,页3-26。
92.《陕西户县祖庵石棺四侧畏兽》,《庆贺徐光冀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年,页426-437。
(五)、书评与综述
1.评来村多加史《唐代皇帝陵の研究》,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页534-538。
2.评《睿宗桥陵》,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页577-582。
3.评夏鼐《敦煌考古漫记》,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页474-480。
4.评加地有定《中國唐代鎮墓石の研究:死者の再生と崑崙山への昇仙》,载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页575-581。
5.读《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中国文物报》2007年1月31日第4版。
6.《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装饰》2010年第7期,页74-75。
7.《方寸之间的大气象》,《南方都市报》2011年1月14日第9版。
8.《都兰吐蕃大墓考古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年12月1日第1版。
9.《青海都兰吐蕃大墓》,国家文物局主编《1999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页113-115。
10.《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考古》(齐东方、沈睿文),《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10月,页73-97。
11.《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考古》(齐东方、沈睿文),《中国考古学年鉴·2009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0月,页81-107。
12.《西域敦煌文献研究的新成果》,《新疆日报》2010年11月30日第12版。
13.《2010年魏晋隋唐时期考古新发现综述》,中国文物报社编《中国考古新发现2010》(《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增刊),页34-37。
14.《三国至明清考古》(齐东方、沈睿文、卢亚辉),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14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页77-96。
15.《复活楼兰,为了人类永恒的梦想》,《光明日报》2018年3月21日第16版。
16.《三国至明清考古》(沈睿文、何康),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17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1月,页72-92。
17.评陈芳妹《青铜器与宋代文化史》,载包伟民、刘后滨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第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0月,页215-223。
18.《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考古》(沈睿文、李嘉妍),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2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9月,页111-126。
19.《安溪县青阳下草埔宋元冶铁遗址》,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2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9月,页313-314。
20.《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考古》(沈睿文、王蕻荃),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23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