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新生代表张紫依在2022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2022-09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学长学姐们,还有可爱的新晋“小土拨鼠”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的22级新生张紫依,很荣幸作为院系新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燕园聚首,万里幸相逢;文博初会,座中尽豪英。似乎对六月的惊喜还意犹未尽,不曾想展眼便踏入学术的殿堂,收到来自考古大家庭的认可与接纳。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彼此诸多不同,却即将在红湖岸畔共度接下来的四年,分享“北大考古人”的骄傲与荣光。萍水相逢的你我,将不再是“他乡之客”。

在来北京的火车上,我看着两侧的风景向后退去,天光渐明,是怎样一个崭新的清晨,我走我的路。我想大家是否同我一样,满怀希冀,也闪过对未知的不安,却会感觉自己是多么幸运,因为最后的选择,是“不失其本心”。说来惭愧,我对考古的印象最初来自于电视上的《探索.发现》, 10点档的节目里不断闪过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往往看到最后就只剩下“昏昏欲睡”这四个字。“考古是什么”,这个问题最初于我而言也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一开始的“无感”到现在的“认可”到最终的“认同”,其实是一个慢热的过程。也许是出于对“文史”的兴趣;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带着一点严肃和古板;也许是偏爱博物馆的沉静与昏暗;也许是受了《国家宝藏》等故事的皴染;再或者是一句漫不经心的玩笑:“到北大挖东西”,这许多说不上原因的偶然,渐渐地,变成填报志愿时点击“确定”时“了遂平生愿”的必然,变成了潜意识中的“我喜欢”。

坦然,作为刚刚入坑的“小土拨鼠”,我对考古并非十分了解,和一部分人一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涉足一个全新的领域。我曾以为考古是文史的完美结合,但深入了解之后我渐渐明白:考古不仅仅是历史,不能只是坐在桌前皓首穷经深稽博考;考古也不仅仅是文学,只消登临亭台寻章摘句吟风弄月,她是一门绝不简单、绝不轻松的学问。让我逐渐了解考古“真面目”的,是一部纪录片叫做《发掘记》——没有想象中的刺激与奇遇,只有烈日下飞扬的黄土,雨中泥泞的探方,深夜的分析与研讨,数月的坚守与重复……好像只是一群普普通通沉默寡言的人,而正是这些真相让我深受震撼。我对自己说:“这是我以后的生活”。选择了考古,便是拥抱了一种精神。以土为媒,溯本回原,还历史以真相,还生命以过程。那金石玉器背后的故事,需要我们讲述;那舞榭歌台隐没的风流,需要我们证言。

考古是情怀。《未来简史》曾提到:“未来最不可能替代的行业之一,就是考古学。因为这是一件投入与回报不平衡的事,不会有资金流入,只有真正热爱的人才会去做。”我对于“考古人”始终抱有最崇高的敬意。我曾仰望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李济、苏秉琦、宿白、樊锦诗,感动于前辈甘居清贫却能“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仰望做出表率的优秀学长学姐,感动于那些因热爱而做出的选择,义无反顾;当然,我也仰望每一个你——跻身北大,坚持了考古梦想的你;博闻强识,知行合一,已是或即将是“北大考古人”的你。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并为自己将成为你们的一员而自豪!我将成为你,寻找秦陵地宫的浩大与辉煌,乘着三足金乌,解开三星堆剩下97%的神秘;我将成为你,去追溯华夏文明的滥觞,去寻回一块块历史文化遗产的拼图,去保护浩劫之后的残垣断壁。我将接续考古人的精神,为文化强国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校歌中有一句话:“文章气节少年人”,我非常喜欢。

何谓“少年人”?赤子襟怀,毕生热爱,肩负天下。

而你我,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考古人”,都是“少年人”。在“冷门”里拥有“热忱”,以“有涯之生”求索“无涯之知”;

为考古注入青春,为文脉赓续薪火,勇作考古“少年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