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明先生1932年10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1953年长沙市第一中学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2005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983年中国第一个考古系——北京大学考古系成立,严文明先生任副系主任,1988年任系主任。1990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会主任。1992年起,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考古学组组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考古学组副组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史前学与原史学联盟常务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等学术职务。2023年获得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此荣誉的中国考古学家。
严文明先生是北京大学考古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要设计者和领导者,对中国考古学教育教学贡献卓著,是一位公认的好老师。在六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严文明先生先后开设“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国考古学(先秦部分)”“田野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长城以北的史前文化”等10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指导了上百名研究生、博士后、留学生、进修生和进修教师,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严先生授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很多学生在他的教导下将考古学作为终身事业,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栋梁。严先生有教无类,春风化雨,诲人不倦,令人感怀。
严文明先生总共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仰韶文化研究》等论文集、专著、教材、诗集共17部,主编了《中华文明史》等著作。先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主持或参与发掘了河南洛阳王湾、山东长岛北庄、湖北天门石家河、河南邓州八里岗、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等数十处遗址,指导全国各地田野考古实践。先生高屋建瓴,推动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起草和制定。
先生全面系统研究仰韶文化,找到了一把开启整个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钥匙,是仰韶文化系统研究第一人。
先生系统梳理中国彩陶文化,实证甘青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继承发展的重要物证,彻底否定彩陶文化西来说,开创彩陶研究的方法体系。
先生综合梳理中国史前文化,建立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和谱系框架,辩证揭示中国史前文化的“重瓣花朵”格局,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奠定理论基础,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的共识。
先生大力倡导聚落考古和文明起源研究,厘清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发展演变的脉络,深刻揭示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本质特点,奠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体系架构,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先生积极推动农业考古、环境考古等科技考古研究,提出稻作农业边缘起源理论和长江起源说,深刻揭示中国史前文化特殊的环境背景,实证中国在世界农业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严文明先生是中国考古学国际化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先生对国外考古学理论的各种流派保持开放心态,密切关注国外考古学实践成果和方法技术革新,提倡考古领域的国际合作并身体力行。先后组织并主持了中美合作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中日合作桐乡普安桥遗址、中日合作澧县城头山遗址和中美以合作道县玉蟾岩遗址等发掘研究项目,探索形成了中外合作考古的工作机制,推动了中国考古的国际化,拓展了中国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重大问题研究的国际化视野。
严文明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对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先生在担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和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期间,参与了多批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和遴选工作,参与指导了三峡、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先生对我国文物保护规划制度的探索与建立也给予充分指导,高度关注大遗址保护利用,支持倡导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论证浙江余杭良渚、四川广汉三星堆、甘肃秦安大地湾、辽宁朝阳牛河梁等一批重要遗址保护规划,指导山东长岛北庄、浙江余姚河姆渡、陕西宝鸡周原、江苏无锡鸿山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先生任中国大运河保护规划评审组组长,受聘良渚遗址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中国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做出重大贡献。
严文明先生温和真诚、淡泊名利、提携后学,治学严谨、崇尚科学、守正创新,孜孜不倦、著作等身、惠及学林。先生是考古界令人尊敬的导师,桃李遍布海内外,为国际、国内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是卓越的考古教育家。先生心怀家国天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者和中国考古学科发展的引领者,是卓越的考古学家,是杰出的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家,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