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物事业的需要于1993年创办的,主要培养从事文物保护研究、文物修复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招收理科考生,本科生毕业后还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本专业拥有自己的文物保护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分析仪器及研究设备,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文物保护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根据文物保护原则利用自然科学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类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还要掌握和理解考古学、博物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以文理综合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融合运用,建立对文物的多元理解与认识,培养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与文物保护修复实际工作的能力。
专业教师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历 |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
担任本科生课程任务 |
胡东波 |
男 |
教授 |
研究生(博) |
文物保护 |
无机质文物保护与实验 |
周双林 |
男 |
副教授 |
研究生(博) |
文物保护 |
文物保护材料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
胡 钢 |
男 |
副教授 |
研究生(博) |
文物保护 |
文物分析技术 |
课程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