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OA
|
北大主页
|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届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博士后
行政教辅
光荣退休
外聘客座
永久怀念
招贤纳士
教学招生
本科生教学
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招生
开放教学
继续教育
学术科研
学术刊物
科研进展
讲座会议
合作交流
信息资料
学院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学生园地
通知公告
精彩活动
就业信息
学生风采
院史院友
大事记
院友名录
院史资料
专题网站
实习基地
数据库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考古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大学)
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学院OA
|
北大主页
|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届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博士后
行政教辅
光荣退休
外聘客座
永久怀念
招贤纳士
教学招生
本科生教学
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招生
开放教学
继续教育
学术科研
学术刊物
科研进展
讲座会议
合作交流
信息资料
学院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学生园地
通知公告
精彩活动
就业信息
学生风采
院史院友
大事记
院友名录
院史资料
专题网站
实习基地
数据库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考古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大学)
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学院OA
北大主页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届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博士后
行政教辅
光荣退休
外聘客座
永久怀念
招贤纳士
教学招生
本科生教学
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招生
开放教学
继续教育
学术科研
学术刊物
科研进展
讲座会议
合作交流
信息资料
学院资讯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学生园地
通知公告
精彩活动
就业信息
学生风采
院史院友
大事记
院友名录
院史资料
专题网站
实习基地
数据库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考古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大学)
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1971—1980
首页
/
院史院友
/
大事记
/
1971—1980
院史院友
大事记
2021—今
2011—2020
2001—2010
1991—2000
1981—1990
1971—1980
1961—1970
1951—1960
1941—1950
1931—1940
1922—1930
院友名录
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其他班
院史资料
老照片
讲义与笔记
1980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出版
宿白、俞伟超出席“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
78级赴山东省诸城县进行基础实习
77级赴山西省曲沃县进行基础实习
1979
76级学生毕业实习山西队发现天马—曲村遗址大型晋文化墓地和北寿城东周城址
宿白、邹衡、吕遵谔、俞伟超出席在西安举行的“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
邹衡执笔《商周考古》出版
1978
邹衡、严文明、李仰松、李伯谦出席“中国南方地区几何形印纹陶学术讨论会”
考古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75级学生分赴湖北、河北、山东进行毕业实习
1977
邹衡、李伯谦出席“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
76级学生赴青海贵南县进行基础实习
1976
考古专业考古进修班开学
75级本科生赴湖北黄陂盘龙城进行基础实习
73级赴山东临淄进行毕业实习
74级学生赴陕西周原进行基础实习
1975
陈铁梅、原思训出席“第一届全国同位素地质会议”
72级部分同学和74级全体同学参与江陵纪南城发掘
1974
72级本科生分赴江西、湖北进行生产实习
1973
考古专业筹建碳十四实验室
1972
考古专业铅印试用讲义
72级学术赴北京市房山县参与发掘刘李店、董家林遗址
历史系考古专业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1971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在故宫开幕
俞伟超、李伯谦出席“陕西省文物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