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教学是北大考古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自1957年在河北邯郸涧沟田野考古实习起,建立的“调查-发掘-整理-编写报告”的“北大模式”影响深远。《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2年)。六十七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和各级领导、各地考古院所的支持和信任下,北大田野考古教学始终在秉持“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的传统中发展:
一、田野考古实习坚持重大学术问题引导,响应国家文化战略需要。
历年田野考古实习地点,都是解决重要考古问题的遗址。如,山东长岛北庄、湖北石家河,河南邓县八里岗、河南淮阳平粮台、山东临淄桐林;湖北盘龙城,江西吴城、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北京琉璃河、陕西宝鸡周原;甘肃天水礼县大堡子山、山东章丘东平林、宁夏吴忠盐池张家场;福建泉州安溪下草埔、江西景德镇,等等,无不是为了解决重大学术问题,或响应国家文化战略需要而设。
二、建设考古工作站,长期在一个遗址实习。如,周原考古30多年。不仅思考学术问题,也探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技术。
实习教员坚守北大田野考古教学的优良传统,手把手指导学生刮平面、划线、发掘。
实习训练注意系统性和完整性。发掘点的选择考虑尽量训练学生多种遗迹现象,墓葬、灰坑、遗址等。保证留一个多月时间室内整理让学生完成完整的田野训练。如果到时学生负责的田野工作尚未结束,则由教员代替学生完成发掘,学生全部转到室内整理。室内整理将学生分组,分组充分考虑到器物整理以及分期的完整度。
提倡精细化发掘,如,活动面和最小堆积单位的提出。逐渐探索出聚落考古以及“考古一张图”的工作思路,如,“大周原考古”概念的提出,此工作思路指导下,实习点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琉璃河、周原、大堡子山都找到了城墙,推动了对相关遗址认识的实质性突破。
三、“北大模式”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丰富。
如今实习课程实现不同专业学生全覆盖,包括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考古学(文物建筑方向)、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等专业及方向。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外外考古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可以到学院海外基地、工作站,或者联合办学的国外高校实习。分两次进行,每次2个月。目前,学院已在7个国家开展了考古工作,计划还要增加2个境外考古地点,正在积极推动2个海外考古工作站的建立。这些都将成为学院田野考古教学的资源。
积极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模式,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标准化考古教学实践基地。学院重点建设临淄桐林、宝鸡周原、吴忠盐池三个考古基地,基地做到5G信号全覆盖。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如田野考古信息系统的常态化使用,学生当天的考古工作资料,教员当天审核,进入田野考古信息系统。
在基地建设智慧教室,除了线上授课之外,也通过它让当地享受到北大的教学资源。从2024年开始,基地向国内外高校考古院系学生开放,成效良好。2024年接纳了14位国内外学生。
在学校建设沉浸式教室,学生在田野考古实习之前,可在不同遗址、遗迹现象下模拟发掘训练,将来要同学院在海外的考古工作连接。
在原来聚落考古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流域考古的工作理念。如,在盐池张家场开展区域考古,招了博士后专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意在考察历史上当地人群的迁移、中央政府对当地资源的管控和国家治理问题。
利用学院全学科链条的优势,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员在实习的不同阶段适时加入,如科技、文保的教员结合考古现场进行教学、取样、保护等,博物馆、文化遗产方向的教员在实习后期加入,共同参与“保护、利用”环节。
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新增“保护、利用”、以及实验考古、公共考古、信息化等环节,积极探讨考古教研与当地经济、文化振兴相结合,从而形成更为完整的全新的训练模式,把基地建设成传播中国文化的新名片。如,2019年以来,配合泉州申遗,学院在安溪下草埔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及时出版了考古报告(2021年),配合做了遗址保护棚、建设遗址博物馆、考古工作站(2021年),承担遗址两个规划的制定(2022年)、持续开展冶金实验考古、举办全国优秀中学生暑期夏令营,建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教学研究中心(2021年)、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2024年),等等,已经跟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把这种全新的训练模式称之为“安溪模式”。该模式正在各个田野考古工作点推行。
四、依托实习基地建设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分库。
跟学院在燕园的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总库、考古大数据中心相呼应,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手段促进考古教研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五、学校课程与田野实习的有机衔接。
田野实习之前,要求学生系统先修田野考古概论、田野考古技术等课程。
实习期间,进一步练习、实践,如无人机、全站仪、三维建模、取样、绘图等信息化技术。举行模块化的系列讲座、以及成体系的外出学术调查、参观、考察,形成对该区域历史与考古的整体认识。
发扬支部建在考古队上的优良传统。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扎根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助力学生成长。
实习期间,教员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每天晚上都有交流例会,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指导。
保持定期、不定期的“考方”制度,学生既要理解自己所在探方,也要把握整个发掘区的总体情况,以此训练学生的领队意识。因此,实习作业包括学生自己所在探方的探方报告和整个发掘区报告两大部分。
这样就形成一个全新的“调查-发掘-整理-编写报告-保护利用”一体的田野考古实习教学体系。
六、师资保障。
实现这个实习教学体系,强大的师资是关键。学院照例教员55岁之后可以少下、不下田野实习工地,但最近几年随着教员的退休、去世、调动,教研室大都以青年教员为主。学院采取办法稳定老、中、青的“传、帮、带”结构,保障实习教学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三个教学实践基地,各设主任一名,全权全面负责基地工作,包括本科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学院给每个基地配备2位技工,保障基地考古工作在非实习年也能持续正常运行。
教学实习是新石器、商周、汉唐三个教研室轮流在三个考古基地进行,实习指导教员以轮值教研室老师为主,以及其他方向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员。同时聘请退休教员,加上师资博士后、硕博研究生。如,新石器考古的实习,考虑到专业的关联度,会安排旧石器考古方向的教员参加。这也是为了让年轻教员的知识结构更加磐实。
退休教员、55岁以上的教员长驻实习现场,帮助领队老师从宏观上掌控、指导发掘工作,保障考古发掘方案、方法的准确。实习年,轮值教研室的师资博士后和硕博研究生也都到实习工地,这也从不同方面助力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
此外,如上所言,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员也会在实习的不同阶段适时加入。
这样,北大的田野考古实习教学就形成“大考古”的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