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冉万里:从犍陀罗到云冈——盝顶形龛的形制与内涵

2023-01

2022年11月25日晚,“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在线上平台顺利进行。来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冉万里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从犍陀罗到云冈——盝顶形龛的形制与内涵》的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老师主持。


图片

图1:讲座现场

 

龛形对于造像内涵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辅助功能。然而,此前研究多将龛形提炼为独立的类型学要素,忽视了其与造像题材的整体关系,不利于以更为宏观的视角看待龛形的传播、发展、演变问题。本次讲座,冉教授整合犍陀罗地区和云冈、龙门石窟等地现存盝顶形龛的形制与题材,对此类龛形从犍陀罗向云冈的传播、佛教造像的中国化进程提出了新的认识。

 

一、犍陀罗造像中的盝顶形龛

犍陀罗造像大多以盝顶形龛表现兜率天宫、迦毗罗卫王宫,龛内造像题材主要为交脚弥勒菩萨说法,灵梦托胎、阿斯陀占相等发生于王宫中的佛传故事。

冉教授根据开间数和盝顶与圆拱尖楣、平顶的组合关系,将犍陀罗地区的盝顶形龛分为五种,其中第一种(三开间,中间盝顶、两梢间平顶)、第二种(单开间,盝顶)对我国影响最为强烈。


图片

图2:犍陀罗第一种盝顶形龛,表现弥勒菩萨兜率天说法

 

图片

图3:犍陀罗第二种盝顶形龛,表现佛传故事中的灵梦托胎

 

二、云冈石窟及其影响下的盝顶形龛

刻意模仿与融合创新是盝顶形龛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两条主线,二者交叉并行、贯穿始终,其间伴随着不断地中国化尝试与替代。


图片

图4:云冈石窟盝顶形龛的模仿

 

以云冈石窟现存盝顶形龛为例。首先,龛内题材多为交脚弥勒、龛楣雕刻天宫伎乐,整体模仿弥勒菩萨兜率天宫说法的场景,严格遵循了传自犍陀罗地区的粉本样式。佛传故事较少使用盝顶形龛,但也能在适宜的位置上添加交脚弥勒形象,证明北魏工匠对盝顶形龛的文化内涵确有深刻认识。


图片

图5:云冈石窟盝顶形龛的中国化尝试

 

其次,云冈早期洞窟已针对盝顶形龛进行中国化的改造尝试,如将犍陀罗盝顶形与汉式庑殿顶相结合,但由于做法杂糅、不符合时人审美观,遂未流行。中后期洞窟则采取不同路径,保留了传统的三开间形制和龛内的交脚弥勒题材,只是将建筑元素转变为汉式。冉教授特别指出,此类龛的本质仍为三开间盝顶,其开凿逻辑与同时期为安置七佛而设、无开间、仅有大屋顶的屋形龛不同,侧面证明了题材对于龛形的决定作用。


图片

图6:云冈石窟盝顶形龛的融合与创新

 

云冈盝顶形龛的融合与创新主要有三点表现。第一,题材内容的多样化,出现立佛、坐佛、交脚双弥勒以及多层供养菩萨。第二,两侧菩萨由坐姿改为站立,从听法菩萨变成胁侍菩萨,这是云冈盝顶形龛的重要创新,其影响极为深远。第三,出现五开间的盝顶新形制,晚期逐渐加入维摩文殊、中国楼阁式塔等新题材。

云冈三开间盝顶形与两侧站立菩萨的新组合,对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洛阳地区、长安地区北魏时期造像碑等同类型佛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各地盝顶形龛也不断创新,如龙门石窟用下坠的花绳代替下垂的帷幕,又如河南偃师水泉寺石窟的龛楣高耸、帷幕加长。

 

三、盝顶形龛的泛化和形式化

盝顶形龛的泛化,是将其作为一种普通龛形来对待,不再以之表现特定的题材、赋予特殊含义。盝顶形龛的形式化,是将盝顶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其装饰意义逐渐大于所要表现建筑样式的象征意义。


图片

图7:盝顶形龛的泛化和形式化

 

泛化和形式化殊途同归,在云冈石窟中已经存在,如圆拱龛楣外添加了富于装饰意味的双层盝顶;龙门石窟中也有所表现,如圆拱尖楣龛与盝顶形、下坠花绳的结合,盝顶上添加的鸱吻、宝珠装饰等,均是盝顶形式化的体现。

 

四、关于盝顶形龛的传播路线问题


图片

图8:新疆、河西地区的弥勒菩萨兜率天说法

 

经过对比,克孜尔石窟、莫高窟北凉至北朝石窟在表现弥勒菩萨兜率天说法时,均未使用盝顶形龛。鉴于此,冉教授认为,盝顶形龛从犍陀罗向云冈的传播可能存在一个点对点的直接路线。正如宿白先生所说,佛教艺术的传播确实存在自发源地直接传至接受地,然后再由中心向周围地区传播的可能。根据文献和考古出土反映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诸多证据,冉教授推测,中间传播者可能是活动于平城地区的大月氏人。

 

五、结语

最后,冉教授对于讲座内容做了三点小结。

第一,云冈石窟及其影响下出现的盝顶形龛与特定题材源自犍陀罗地区,其传入与模仿、改造及中国化交织并行。

第二,云冈石窟能够精准把握盝顶形龛的龛形和特定题材,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人群,即活动于平城一带的大月氏人。

第三,从犍陀罗到云冈石窟的传播路线上,中间环节罕见盝顶形龛及其表现的特定题材,说明盝顶形龛有别于传统的渐进式传播,而是直接从犍陀罗传入,然后在云冈的影响下传向周围地区。

 

 

 

记录 | 施梦尧

审核 | 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