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至6月3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的邀请,享誉世界的英国艺术史学家、考古学家、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爵士(Professor Dame Jessica Rawson)访问北京大学,于哲学楼101室发表四次系列演讲,并与现场听众展开热烈交流。
杰西卡·罗森教授主讲
1、第一讲
5月10日的《地理、地质与气候:中国社会和物质文化的独立发展》为系列演讲第一讲,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主持。罗森教授立足中国独特的地理、地质、气候条件,通过与西亚和欧洲的对比,提出中国的早期文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她总结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四个主要表现:建筑结构的差异;气候与农业的不同;冶金术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语言文字系统的分野,强调中西文化传统虽有差异,但都有其独特之处,亦都对人类文明作出过贡献,并鼓励听众深刻体悟中西文化差异的珍贵性。
讲座现场
2、第二讲
5月17日的第二讲《中国的大墓与其内涵:从公元前3000年到汉代》,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主持。罗森教授将视角聚焦于中国所拥有的世界历史上最为悠久且惊人的大墓传统。她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讲起,通过商代大墓至东周大墓(尤其是蚌埠钟离墓),再到秦陵汉墓的宏观性、全局性梳理,抽丝剥茧出“模型概念的延续”这一线索,亦即墓葬营建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企图架构出他们理想中的死后世界。这也启发当今研究者将视野放宽,进一步探索墓葬结构与随葬品对墓主展示其殉葬观念的协助作用。
讲座现场
3、第三讲
5月24日的第三讲《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从早期历史到唐代》,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主持。罗森教授结合中国与北方的文化联系以及不同生态环境间的关联,对“丝绸之路”上不同路线的形成与使用展开讨论。她首先强调马在先秦时期经过半月形地带进入中原地区,对北方与中原两种文化传统的碰撞交流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而揭示出秦汉王朝以后,在外交、贸易、佛教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如何成为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体系中的一大区域。与此同时,经过漫长的互动与融合,中原文化在辽金时期的北向传播更进一步。这有助于我们认识文明互动背后的复杂面相,思考文化多样性的重大意义。
讲座现场
4、第四讲
5月31日罗森教授以在大英博物馆的工作经历为主题进行了系列讲座的最后一次分享,该讲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主持。罗森教授与听众分享了在大英博物馆二十余年的工作经历,重点介绍了其策划“艺术中的动物”“莲与龙”两场展览的经验体会,并从大英博物馆版画与绘画部的典型藏品出发,揭示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欧亚大陆社会的深刻影响。对于听众而言,该讲是了解大英博物馆、理解罗森教授的学术背景的珍贵机会。演讲最后,罗森教授对北京大学一个月期间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下半年再次来到中国、来到北大表示期待。
罗森教授的四次演讲引发巨大反响,现场座无虚席。国内从事考古学、艺术史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来自北京大学各学院以及各高校的师生,乃至对历史考古有浓厚兴趣的中小学生,皆到场听讲,并就演讲所涉内容与罗森教授进行讨论,罗森教授就相关问题一一进行耐心而充分的解答。
现场观众提问
作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罗森教授长期以来与北京大学有着广泛的交流合作,此次访问与系列演讲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更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提供了宝贵平台、开拓了崭新视域。
文案/王蕻荃 张艺铭
摄影/黄静雯 曹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