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詹长法:国际语境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演变

2024-10

2024年9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系列讲座秋季学期第二讲《国际语境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在考古楼A101举行,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主讲。


图1 詹长法教授主讲

图2 讲座现场


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态势

1.1 背景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过去六十年间,我国对遗产保护的认知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文物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并加大对文物部门的支持力度,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因此,在当前社会情境下,我们充分认知遗产的价值,深入思考对待遗产保护与修复的相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日益频繁,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我国也引进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了文物保护的整体水平。“但我们对西方修复理论如何成为国际遗产保护运动的主导性理论,以及推动遗产地评审标准不断发展的原因,仍缺乏深入的研究。”

1.2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态势

近年来,世界遗产地数量持续增长,但伴随而来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包括环境变化、突发灾害、旅游压力及局部战争等。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同样面临这些挑战,且由于我国文化遗产的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类别复杂,保护任务尤为艰巨。在经费方面,尽管我国文物事业经费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相较于国家财政支出的整体规模,其占比仍然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保护需求。同时,灾害、人为破坏以及遗产管理与专业人力资源之间的不匹配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

首先,城乡形态与特征发生巨大变化。如城市规模持续增长、中心区绿化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文化遗产加速劣化的问题日益严峻。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频发,也成为文物保护的严重威胁。此外,人为破坏如盗窃、故意损毁、破坏性修复等行为时有发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干扰。

其次,在保护资金方面,尽管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保护需求来说,资金仍然显得捉襟见肘。这导致了一些重要文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在保护技术方面,尽管保护技术与方法在不断创新,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对于一些特殊材质文物的保护,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技术手段。

再次,旅游产业发展加大了文化遗产本体保护的压力。在公众参与方面,尽管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但真正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的人并不多,导致一些文物在保护过程中缺乏社会监督和支持。

最后,与庞大的文物资源量、艰巨的文物管理任务量、极高的社会关注度相比,文物机构和人员队伍显得“力不从心”,“小马拉大车”现象十分突出。许多文物仍然处于无人管、无暇管、无力管的“盲区”和“真空地带”,文物安全隐患依然突出。以纸质遗产保护修复为例,我国现有1134956件纸质文物急需修复,而国有博物馆文物修复行业总共只有5000人。据2016中国文物统计,业内共有文博机构7737个,按调查比例计算,文物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000个,人才需求缺口极大。


二、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异同

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来看。1985年之前,我国处于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自我探索时期;1985—1999年,是中国文物保护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初步接触时期;2000年至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原则、法规建设,逐渐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形成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但在与国际遗产保护接轨的过程中,我国仍然存在过度开发、文物破坏、不当维护以及复仿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多源于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保护方式的差异。

2.1 保护理念的差异

我国在文物保护上更加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承与人文价值的体现。在保护实践中,强调对文物历史信息的尊重和保留,追求文物精神层面的延续性,以及文物内在精神的传达。传统修复以“天衣无缝”“修旧如旧”“艺术价值”的重现为理想和最高标准,更侧重强调“艺术价值”。

西方文化则更加追求物质性的保护,即对文物本身材质、结构和形式的保护。在保护理念上,西方文化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精确复原文物的原貌,强调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且避免过多的干预和改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同等重要,对两者的评估和权衡是进行文物古迹保护修复实践的根本前提。

2.2 保护方式的差异

东方文化下的文物保护方式更加注重传统技艺的运用,如传统修复技艺、传统材料等。在保护过程中,往往强调所谓的“修旧如旧”的原则,即修复后的文物应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样式和陈旧历史感。

西方文化下的文物保护方式则更加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如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在保护过程中,往往强调对文物进行评估、监测和记录,以确保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西方文化还注重文物信息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播,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文物。

2.3 面临的共同挑战

尽管东西方文化在文物保护上存在差异,但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如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文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同时,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也对文物保护构成了巨大挑战。


三、国际语境下文化遗产修复理论发展

3.1 修复理念的产生与现代修复理念的形成

西方17世纪艺术品市场急剧扩大,形成了对古老艺术品的审美、收藏和保值的需求,以及恢复文物完整性和美感为目的的修复理念。以拉奥孔的修复为例,其修复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公众理解作品,即布兰迪所指出的:“一件艺术品,我们必须要思考它要传达给未来什么意义,只要想到这一点,我们在实施修复这个行为之前,就会对这件艺术品的原始意思进行再认识。也就是说通过这件艺术品的物质性和艺术品所具有的两性即美学性价值、历史性价值来进行再认识。”

我国与西方修复出发点有别,中国自古就有崇古的风尚,历代古籍文献均记载了青铜、金银等金属器物保存收藏技术,甚至包含博古玩赏器物的保存养护法。至宋代以来,古物收藏之风盛行,金石学大兴,对文物修缮理念的发展影响极大。

现代修复理念诞生于18世纪。一方面,是科学技术与传统修缮行业结合,关注和尊重作品自身的原品性;另一方面是对修补材料的深入研究。其核心是修复伦理。现代技术能够探查遗产表层之下的情况,但修复的焦点则是对价值的挖掘与梳理,表层之下的情况是原真性与遗产价值的深层反映。这种思想也是对“修旧如旧”修复思想批评的根源。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经历了自然退质与人为改变,不能简单的依托“修旧如旧”理念去修复,而应该认知、保护、传承对象前序的材料、工艺、流转等变化,而这正是其价值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在修复过程中,文化遗产专业人员还要更着眼于遗产环境与本体病害、遗产的残损情况,是否需要补全,及复仿制是否有损于遗产价值与真实性。环境威胁与病害不断加深文物本体的损害程度,如何减少损害因素,是遗产修复与保护首先要考虑的部分。其次,残缺与补全是修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残缺是遗产的真实反映,而补全的意义在于增加观者对遗产本体的认知。最后,复制与仿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还原本体,也要关注其背后的技术传统与生产方式。

3.2 修复理论的发展

19世纪,修复理论重要的发展集中于法国、英国以及意大利。在1830年至1870年间,法国文化开始了其最初转型,“风格”被理解为统一融洽的形式和历史的现实,局限于时代,是一种强调外观价值的理念。这种修复,称之为“风格式修复”,法国代表人物是勒·杜克。而以意大利波依多等为代表人物的文献性修复理论则认为古迹不仅对研究建筑有价值,还应被视为历史资料,因此必须加以尊重,不应作出改变。因为一旦改变,就会得出错误的推论。古迹应是加固而不是修理,应避免画蛇添足和创新。即使需要添加东西,也必须使用不同的材料,以保持建筑物的现状,而在不同时期添加的东西应作为古迹的一部分保留下去。

从文献性修复到科学性修复的发展,源于波依多理论的继承者乔瓦诺尼。乔瓦诺尼重视建筑结构,强调建造技术,尤其是强调测绘对于理解建筑作品的重要性。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开始从古迹本身(内涵)扩展到其周边,其价值包含了古迹的外框(外延)。古建筑是历史发展的活的见证,要保护建筑物所蕴含的全部历史信息,包括它所在的原有环境,对历史上的一切改动或增添的部分都要保护。这种修复方式被称为科学性修复,也是《雅典宪章》的奠基性理论。

从19世纪上半叶的“风格性修复”到19世纪下半叶波依多倡导的“文献性修复”和贝尔特拉米倡导的“历史性修复”,再到20世纪30-40年代乔瓦诺尼提出的“科学性修复”,意大利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二战”以后出现的“评论性修复”和“预防性保护与修复”更是将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社会文化的大环境结合起来,将世界范围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推向更高的境界。

3.3 修复美学界限的讨论

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修复理念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修复理念与实践逐步融合。以陶器、书画与青铜器修复为例:为了保留考古科研价值,陶器的修复一直采用不添加任何色泽处理的石膏补全方法;九十年代初就不提倡采用对古代书画缺失部位大胆接笔的方法;在青铜器方面,采用以玻璃钢替补青铜,以粘结和铆接代替焊接的修复技法。1931年意大利文物建筑保护专家乔瓦诺尼起草《雅典宪章》就曾书面强调“修复应尽量采用传统材料”。以中意合作对陕西周原出土戈父己鼎的修复为例,没有改变残片的形状和金相结构,尽可多的保留了它自身的历史信息和真实性,仅用鼎型件和卡子固定残片,这有利于今后采用更为科学先进的方法进行可逆性修复(再处理)的实施。

艺术品具有历史与艺术层面的意义,而修复只能在材料的层面实施,即限制于物质部分,而不能干预形象的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对遗产的价值评价。在直接修复那些残损的器物或遗存物之前,还应该关注实际的保存状态,延长其历史证据的寿命。预防性修复就是努力通过改变环境条件,达到长期保护目的。在美学评价方面,修复不应该改变其原始环境条件,但如果为了保存遗产,而需要对支撑材料采取措施,则是允许的。在历史评价方面,修复则是一种能够把艺术品的创作时间、地点和艺术家联系在一起的行为。

在《威尼斯宪章》中,修复被解读为一种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决不能有丝毫臆测。其目的是完全保护和再现历史文物建筑的审美和价值。还强调对历史文物建筑的一切保护、修复和发掘工作都要有准确的记录、插图和照片。值得注意的是,保护与修复往往指向不同的操作,两者存在明确的差别,不能简单的将保护与修复归位一类。

四、总结

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哪个国家的文保技术不是建立在传统修复基础之上的。如何发扬本土优势,保护传统和发扬传统手工艺技术,是中国目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修复本身是一种无形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像保护文物一样重视并使之传扬下去。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的基础研究仍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开展我国传统的修复保护理念与西方理念的对比研究,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保护与修复理念,是文物保护科技国际交流的基础,是互相学习和借鉴的依据,也是我们做好遗产保护和修复的起点。


本文已经詹长法老师审核

撰稿、摄影:曹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