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时期考古的学科体系中,城市、陵墓和手工业是最重要的三个支点,其中都城的考古工作毋庸置疑是最受关注的。宋元明考古学科创建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型研究工作就是元大都、北宋汴梁城,南宋临安城、元上都和辽上京等不同帝国都城的考古工作,特点是持续开展的时间长,投入的人力和资源大,涉及到多种学科,与文献结合紧密等,各项工作经过了数年或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在各个具体城市的复原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还总结出了荒野型和古今沿用型城市开展考古工作的一套方法论。这些考古工作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果是作为中国古代断代考古最晚段的宋元明考古学科成熟的标志。
位于今杭州市的南宋临安城的考古工作大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集中开展,并且持续至今,集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期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杭州市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工程为相关考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机遇,同时,良好的、并得到较好贯彻的政策法规是基本保障。杭州市规定,在老城区内的建设项目都要先期经过考古勘探和评估,这使得一系列考古工作得以及时开展。还需提及的是,政府和主要领导对城市历史的重视,也是至关重要的,杭州市在过去二十年间为了保护宋代临安城的一些重要的建制,曾经叫停了一些大型商业地产的开发项目,投入了数目巨大的迁建资金,保护下来了一批非常重要的南宋遗迹,其中5项重要的考古工作获评当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使得南宋临安城的考古勘探和复原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的杭州,作为一个景区城市,还保存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今天北京城的许多遗憾没有在杭州重演。
杜正贤著《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以考古为中心》一书,上下册,由上海古藉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这是一部以考古勘探发掘资料为主,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对南宋都城临安研究总结性的著作。作者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后,长期在杭州负责考古发掘工作,5项评为当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发掘工作都由他任领队,不仅做了大量的实际发掘工作,而且对杭州城的复原做了深入的研究。本书详细报告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重要的考古发掘资料,并且结合大量的文献记载,力图复原南宋临安城的建制,总结临安城的特点以及运行模式。本书有引言、结语,另有十一章具体的研究。系统的介绍了临安城的布局、街巷,官民建筑居址,礼制、宗教、教育等特殊机构建制的位置和布局,以及涉及城市运行的部分水利、手工业遗迹,使我们对南宋临安城的基本结构和布局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细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基本了解临安城的建制和布局。
首先,明确了外郭城的位置、营建方法,城门数量和位置,其中西侧的钱塘门遗址经过了考古发掘,了解了城门的结构和营建方式,以及从隋以来外城的发展变化,并在理清城墙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复原了城内9箱的范围和街坊位置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