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传承、培育大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传统民居营造研修班”学员作业成果汇报展暨传承交流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

2019-01

 

  2018年12月28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协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传统民居营造研修班-学员作业成果展暨传承交流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隆重开幕。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迁、干部李茜,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原主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永革研究馆员,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齐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教授,院党委副书记陈建立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方拥教授,主任徐怡涛教授,刘全义教授,王书林博士出席了此次学员作业成果汇报展暨传承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主持。

  张剑葳介绍了到会嘉宾,并介绍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传统民居营造研修班的项目背景、学员构成、课程组织和执行进度,成果汇报展暨传承交流会正式开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学员时隔一年再次回到北大、回到学院表示热烈欢迎,对学员们在作业中所展现出的精湛技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学员们顺利结业表示热烈祝贺。孙院长指出,“研修研培计划”的有效实施和深入开展,不仅有效提升了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创新能力,更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技艺的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希望各位学员再接再厉,在不断提升自己技艺的同时,肩负起非遗传承的重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教授致辞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张迁处长在致辞中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此次“研修研培计划传统民居营造研修班”表示感谢,并对学员们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研修研培计划”自实施以来,惠及了全国各地区近五万人传承人群,以后将会有更多传承人群参与其中。张迁处长表示,非遗保护与传承也是建设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学员利用来京的机会参观学习国家博物馆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展”,回到家乡后要勇于承担、发挥非遗传承人的重任。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张迁处长致辞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教授回顾了为期一个月的非遗班课程。从最初开始讨论、设计到最终的实施,针对非遗传承人的自身以及传统建筑技艺传习的特点,学院制定了一套较为全面的课程,包括理论基础知识、测绘实践调查和踏查现场教学三个板块,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徐怡涛教授表示,作业展的呈现只是各位学员对学习的一个总结;总结即开始,希望大家在对传统文化、建筑及技艺传承的同时,更要做一个守护者。未来的路很长,希望学员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也希望学员们今后的作品可以留给后世,这将是对一名传承人的最大肯定。

 

徐怡涛教授回顾课程设计与实施情况

 

  此次作业成果展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成果之一,根据教学安排,全体27位学员经过一年的创作实践,都提交了作业,其中有22位学员此次携作品实物汇聚于北京大学。学员的作品得到了与会专家及学者的高度肯定和赞赏。部分学员将自己的优秀作品留赠给学院,作为今后教学的优秀范例和教具。北京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代表学院为获得优秀作品的学员颁发了证书。

 

 

孙华教授为优秀作品颁发证书

 

  在传承交流会上,孙华教授的报告从三个方面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截然分开,它们由“文化景观”和“文化空间”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从保护和传承的目的进行分类,他认为可分为“注重行为本身而不是物质结果”和“注重行为产生的物质结果”两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主要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而后者则强调付出辛劳得到的物质回报,这样的分类能够凸显传统技艺在其中的地位。最后,孙华教授就传统技术与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了阐述。随着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变异,甚至消失;如何保护和传承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希望我们的传承人找到正确的前行方向。

 

孙华教授进行主题发言

 

  随后,考古文博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建立教授从传统工艺的认知、保护与传承的角度进行了主题发言。他以云贵地区传统炼锌技术、山西阳城犁镜和传统日本刀制作工艺调查为例,希望非遗传承人能够从“外来因素”与“本土创造”中找到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路,在当今的中国汲取“工匠精神”,合理展开研究、保护与利用。

 

陈建立教授进行主题发言

 

  之后,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的作业成果和研习体会进行汇报。在场专家认真聆听、给予点评。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原主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永革先生对学员的展示汇报进行了总结。他回顾了2018年初为学员授课的场景,向大家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李永革先生谈及自己在故宫的修缮和营造实践,以及作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体会,他说,传承人要有责任感,要不断钻研技艺、开阔眼界,真正做到传承,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称号。

  最后,李永革先生、刘全义教授、方拥教授、孙华教授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学员朱敏、孙江枫、冯清飏展示苏式园林营造作业

 

学员高永发展示甘肃六角斗栱作业

 

学员潘和平展示徽派民居营造作业

 

学员朱芳超介绍兰州文峰塔营造

 

学员荀建展示山西高平炎帝下庙设计方案

 

考古文博学院方拥教授聆听学员汇报

 

刘全义教授聆听学员汇报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原主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永革研究馆员对学员汇报进行点评

 

 

专家、学者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当天下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红五楼继续进行圆桌论坛,学员就作业以及平时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向在场专家请教,讨论氛围热烈。刘全义教授、徐怡涛教授、张剑葳助理教授出席。

 

学员与在场专家交流讨论

 

全体合影

 

部分学员作业

 

苏州民居木雕(作者:朱敏,冯清飏,孙江枫)

 

黄河水车模型(作者:朱芳超)

 

七重塔模型(作者:王海军)

 

 

江西梅林叶氏万年台戏台模型(作者:胡松、齐海林、柴春华)

 

山西高平炎帝下庙设计方案模型(作者:荀建)

 

 六角斗栱 (作者: 高永发)

 

福建民居模型(作者:毛崇盛)

 

 

山西传统砖雕作品:印象丝路(作者:温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