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相伴相助”师生面对面教育沙龙活动

2018-10

1017日中午,时至重阳节,考古文博学院在红五楼5211教室举办“相伴相助”师生面对面教育沙龙活动,活动主题为“湖畔好读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团委书记罗登科以及自主报名的近20名本硕博学生参加活动。活动由党委副书记户国栋主持。

“相伴相助”系列活动旨在加强师生在生活、情感、学业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该系列活动着眼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邀请学院党政领导、著名教授、青年教师、班级辅导员等参加面谈,学生自主报名参与,围绕特定主题,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事例,科学分析、理性剖析、深度解析,以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精神、敬业的风格携手研判青年“成长的烦恼和喜悦”。

“成功的标准是多样的,潮流的发展是多变的,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是好好读书、认真做事、踏实为人。对学生而言,首先就是要好好读书。” “《左传》,我已经读了十多遍,每次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和思想收获。”孙庆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勉励同学们,首先,要多读经典、熟习经典、体悟经典;其次,要充分有效利用好零散时间,多读书、勤积累;再次,要处理好专业阅读、广泛阅读、前沿阅读、精深阅读和复合型阅读等的关系。

读书,既要读有形之书,也要读无形之书。博士研究生李敏同学提出:“如果更好地从事博物馆考察?”,本科生徐僖婧问道:“田野考古怎样更好地解读?”新生田雪瑶疑惑:“学习考古专业,可以不从事考古工作吗?”硕士研究生张睿想了解:“未来就业怎么设计?” 与会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进行了提问。

“北大拥有一流的教学体系、最强的师资力量、最全面的专业设置,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应该牢固树立发展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进而树立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内行人说外行话,只能说明我们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内行人提外行事,只能说明我们的综合素养还不够全面。”

“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应该肩负起为民众、为社会介绍考古的使命,考古专业博大精深,我们田野考古挖的不是历史,而是素材,考古学的语言必须转换为历史语言、社会语言、大众语言,我们的学科才更有生命力、吸引力、凝聚力,考古学科只有适应社会需求、满足民众文化需求,才会更有发展前景。”

 “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面对未来的选择,眼前可能有迷惑、有摇摆、有迟疑、有彷徨,这都是成长的必有之路,只要主动深入地了解自己、找准节奏、明确方向,就能够在不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增强信心,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孙庆伟深入浅出、有条有理地进行了解答。

户国栋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育人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在紧密联系,核心在信任信赖。他希望,通过“相伴相助”师生面对面教育沙龙活动的举行,通过沟通对话,能够让“老师懂学生、学生懂老师”,帮助教师群体更深入地了解青年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更全面地熟悉青年的多元需求和价值取向,更真切地掌握青年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推动师生一起构建“情感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奋斗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