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下午 3 点,“学习在路上、成长在路上、奋进在路上——2018 考古文博学院党支部红色“1+1”扶贫实践、专业实践、党建实践”分享会在学院 A 座101教室举行。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海、党委副书记户国栋、团委书记罗登科,党支部实践团成员以及全体本科新生参加,考古文博学院团学联文体部长阮可欣主持。
户国栋作为赴河北兴隆领队老师,首先发言。他指出,学生党支部是重要的堡垒,重要的平台,也是重要的窗口,作为组织、教育、引领学生党员的凝聚关键和力量抓手,学生党支部书记是第一组织者,第一护旗手,第一责任人,必须发挥好先锋作用,先行先做、身体力行。通过党支部红色“1+1”扶贫实践、专业实践、党建实践,实践成员尤其是学生党员,要扎实做好“读懂自己”、“读懂社会”、“读懂政策”的工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坚持知行合一,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能知道自己的知识够不够全面,自己的专业技能够不够过硬,自己的各项素养够不够深厚。人民不仅是抽象的,也是具体,不仅是集体的,也是由一个个鲜活、淳朴、勤劳的劳动者组成,爱国爱党爱人民,需要我们走向社会,走向基层,了解民众的情感,了解民众的风貌,了解民众的生活。国家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制度的出台和实施,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密切相关,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连,只有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社区,深入到乡镇,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政策设计的初衷,才能更清晰地感受到政策辐射面的多样性,才能更加细腻感受政策落地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躬行”和“亲力”,让我们的党性情怀更有底气、更接地气,让我们的理想抱负更有干劲、更有才气、更有韧劲。
赴河北兴隆暑期实践团,成员来自考古、中文、医学部多个院系,在为期七天的实践过 程中分别进行了西湾村扶贫工作调研、青松岭镇历史文化遗存踏查和红色传统寻访宣讲三个 内容。此次实践,通过党支部对接、资源共享、农产品设计等项目,院学生党支部将与兴隆县组织部、县扶贫办、贫困村党支部进一步深化合作、强化联系,加强党支部红色 1+1 对接,利用专业知识、平台阵地与智力优势为当地的发展规划和经济教育升级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认真学习当地从脱贫到致富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政策举措,并通过青年深入浅出的宣讲,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带到乡镇,带给可尊可敬的村民。实践团成员逐个分享了其在野长城踏查、与西湾村村民走访交流中的故事,真实地再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所能感受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赴甘肃灵台考古调查团,成员来自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等跨专业、跨年级、跨支部。在本次实践中,对灵台县以桥村遗址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地貌进行了为期 12 天的考古调查,对桥村遗址的文化面 貌、遗物内涵、时代特征均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也为接下来的遗址发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此次调查结合了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要求和“手机 APP+网页端”的全数字化系统,对调查区域进行了分区调查。
实践团代表戴伟同学讲到,此次考古调查使得自己的考古实践内容 得到了补充,加深了自己对于考古的认知,同时,作为一个东部沿海的学生,此次在调查过 程中自己也接触到了西北乡村的真实社会,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张海指出,专业实践、党建实践、扶贫实践是北大学生重要的能力锻炼、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青年学生应当根据自我成长计划,提前尝试参与各类实践,锻炼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处事能力,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这些将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北大青年学子肩负的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不但要读好书,做实事,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嘱托,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精神追求、人生追求、价值追求,学习在路上,成长在路上,奋进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