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到来之际,为期一个月的北京大学山西省文物局木结构古建筑培训班也顺利迎来结业。
9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教师王书林博士出席了北京大学山西省文物局木结构古建筑培训班的结业仪式。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院长讲话
孙庆伟院长在结业讲话中首先对30位学员的顺利结业表示祝贺,他说,虽然自己不擅长古建筑研究,但认为,考古学和建筑学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礼制式的建筑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我们不但要研究建筑本身,也要对建筑在人类活动中的意义加以探究。孙院长表示,在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中,学员们勤奋刻苦,上课用心听记、课后热烈讨论,学习气氛浓厚、进步效果显著。而且,学员们为了增加学习时间,还主动放弃了中秋假期,认真向学的精神令老师们欣慰。另外,孙院长指出,今年下半年,山西省文物局要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五个培训班,木结构古建筑培训班是第一个开班的,可谓是开了一个好头。相信大家在这一个月的学习相处中,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对北大和古建筑研究都有了新的认识。
随后,任徐怡涛老师在结业致辞中首先用中国考古学是在土中找土,而外国考古学是在土中找石头这一区别,表达了古建和考古不仅仅是兄弟关系,更是血缘关系这一理念。他又谈到,山西不但是古建大省,也是文物大省,更是考古大省;通过这次培训以及长久以来的学术交往,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与山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间更建立了信任感。

徐怡涛老师结业致辞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员们从中国建筑的历史到地域对建筑的影响,再到如何对传统建筑的美进行赏析,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通过对建筑考古、测绘、设计原理等知识的学习,学员们对木结构古建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参观古建筑博物馆以及以小组形式完成设计作业,以及自选古建进行踏查研究等活动,学员们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大大提升、加深了学习效果。学院还特邀故宫博物院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的高曼士教授,分别从实际工程案例和研究课题出发,为学员讲解如何调查、研究以及保护古建筑。

王书林老师带领学员在古代建筑博物馆现场教学

学员与鲁汶大学高曼士教授合影

学员与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李永革老师合影
学员们表示,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将考古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文物建筑考古则承担了一半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这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学员们更感到自身任务艰巨,也对自己能为古建事业尽一份力有了极大的信心。
最后,出席结业仪式的老师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并在宿白先生为学院题字的牌匾下合影。

老师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结业合影
文:苗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