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晚,一场主题为——“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集体讨论活动在北京大学第四教学楼411教室如期举行。通过读书和集体讨论交流,让学员们学习总书记的精神品格以及党性修养。出席这次集体讨论的学员有霍寅辰、李嘉妍、孙秋莹、杨佳帆共四人,领队辅导员杨俊主持讨论,并邀请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马力同志参加学习讨论指导。
讨论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展开:一、为什么读?二、怎么读?三、这本书对我们的启迪?四、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四位学员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霍寅辰认为,青年人要能吃苦。他说习主席愿意去最艰难、最贫穷的地方锻炼自己、奉献自己。并结合自己去贵州考古洞穴时的感受,那里的贫困状况,全靠补贴,没有人愿意去那里推动当地的发展,大家都在往外跑。感觉自己应该到这样的地方发展自己,成长自己。为当地人多想一点,不要只顾自己的发展,能努力带动那个地方的富有,带领人们努力脱贫。杨佳帆认为青年人要敢说敢做敢于担当。这是她从这本书中读到的启迪,在习主席的知青岁月里,一件事情他敢于去做、大胆去做,并且愿意接受意见和观点。如文物保护的观念,有想法,敢于去做。并且承认错误,敢于担当。李嘉妍最有感触的是,积极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她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习主席做知青时跟当地村民关系特别好,着眼于人民本身。与群众真正交流,很多事情都是从人民主体出发,考虑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与群众深入的交流,为人民服务,一定要深入人民群众中去。孙秋莹最有体会的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去学习、发展。她对书里面的“过跳蚤关”有深刻的体会,在习主席一行人刚去的时候身上起肿包,遇到许多困难,环境十分差,依然没有放弃读书。不论外界的境遇如何,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发展与进步。
讨论在晚上19点圆满结束,学员们都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彼此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与体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珍贵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