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古文博学院实验考古暑期学校圆满结业

2016-09

一、课程介绍  

  实验考古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考古的目地在于通过可以控制变量的实验来模拟过去的现象,从中得出在考古学解释中可以模拟的或者加强考古学认识的结论。这一研究取向在古代技术研究方面被公认为最具效用,除此之外,对认知能力、行为系统,乃至社会结构等主题的研究也不无帮助。

  实验考古属于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开展实验考古不同于公众考古中旨在面向公众体现的趣味考古,开设实验考古课程旨在通过系统讲授有关实验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相关具体的实验实践,引导具有考古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技能的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实验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思考问题,设计科研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全面提升考古学科研能力。

二、课程总结 

  本暑期的实验考古课程设置三个选题:历代青花画法研究、史前房屋建筑研究、青铜冶铸实验。课程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考古,由相关专业具有实验经验的老师讲授、指导,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

 

  选题一:历代青花画法研究

  《历代青花画法研究》课程的内容是以北京师范大学陈殿老师的博士论文与博士后研究总结为主体,结合实验与实践操作而创新出的一门新课程。

 课程安排:

7月13日课堂讲授《历代青花画法研究》理论课,分配绘画材料。
7月14日学习起稿、作画,模仿元代典型器物绘画。
7月15日学习研磨钴料,完成元代器物上色。
7月17日模仿明代典型器物绘画,学习混水制法及笔法。
7月18日完成明代器物上色。
7月19日模仿清代典型器物绘画,学习清代混水及笔法。
7月20日完成清代典型器物上色。
7月21日自己设计一件器物。
7月22日学习打包、运输。部分同学去跟去窑场了解现代上釉、烧制方法。  

 总结:

  作为实验考古的暑期课程,《历代青花画法研究》的教学目的有以下几点:

  1、理论目的:本课程构建的从唐代到清代的青花画法理论体系包括笔法、青花料法、水法、纹样设计,构图方法等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表现青花画面的方法,通过课堂多媒体讲授历代青花画法的演变规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青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青花的艺术风格和画法分期,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打好基础。

  2、实操目的:通过实践教学,系统介绍历代青花画法的特征细节,传授同学们动手操作各时期画法,使学生能更深入体会并掌握历代青花的画法区别,并将此研究方法推广到其它种类瓷器的研究。

  3、实验目的:本次课程所购青花料有工业化工料和天然矿物钴料,请同学将所购矿物钴料轮流研磨,计算研磨时间以及颗粒大小,将研磨后的青花料分别掺入铜粉和铁粉描绘青花后做烧成实验,并以此为基础与本院崔剑锋老师合作写相关论文。

  4、传播目的:本次暑期课程面向国内外高校招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美国Swarthmore College、香港中文大学等不同地区的研究生,在高校的影响面较广。通过网易直播和微信公众号传播,让公众对试验考古有更深的认识。

  从学生课程学习反馈看,学生普遍反映学有所成,希望开设提高班。同时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中央美院的学生总结:“此后再看青花眼光就不一样了,一方面了解到不同绘制技术的难易程度,一方面看得出别人绘制技术的熟练程度,由此可以辅助判断真品、仿作,而不同的绘制技术还可以为青花断代提供参考。”美术史的学生总结:“杨泓先生认为美术考古学研究的方法是考古学的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对象是田野考古工作中获得的与美术有关的科学的标本,这两点在青花绘制课上都能体现出来,所以这门青花实验考古课应该是考古学与美术学的交叉学科,既有一定的趣味,又系统地学习了有关青花演变的理论、方法和具体的实践,让我们在掌握考古学知识和基本研究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利用实验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思考自己学科的相关问题。”

  本课程构建了从唐代到清代的青花画法理论体系,其中包括笔法、青花料法、水法、纹样设计,构图方法等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表现青花画面的方法。这是陶瓷考古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本次课程也为今后实验考古的开设积累了经验。

 

  选题二:史前房屋建筑研究

  考古学研究中,需要面对大量古代聚落和建筑遗迹。这些作为考古学研究资料的聚落和建筑遗迹或遗址,曾经是具有实际使用空间和功能的工程体,其建造和使用都要遵循建筑工程的规律,受建筑史、技术史发展阶段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对建筑和工程类遗迹的发掘、记录、解读以及复原研究,不仅需要遵循考古学一般规律,还需要发掘者、研究者遵循建筑学、工程学的一般规律。

  同时,古代尤其史前建筑由于时间久远,没有文献对其技术作法进行记录,建筑遗迹遗存又常常是破碎的片段,难以通过田野发掘和解剖直接观察出当时的技术作法,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实验手段来探讨各种可能性,从而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实。又由于古今工程总是需要遵循建筑学、工程学的一般规律(极端特殊的情况除外),因此,今人根据考古发掘所知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和能观察到的结构形式、技术作法,采取当年可能掌握的技术,将史前建筑进行复原设计研究和实验性的施工建造,是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意义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探寻到史前建筑形式、结构和使用方式的信息。

  另一方面,根据考古发掘报告的图、文,绘制建筑的推测复原设计图、施工图,再到实际建造,这是一个从数据到实体的逆向过程(与考古发掘从实体到数据相对而言)。这一过程也可用以检验我们在进行考古发掘、记录、制图时,是否全面、有效地记录了信息数据。

  在上述原则和设想下,为了加深对新石器时代建筑结构、形式、构造、工艺的认识,提高考古学研究在建筑遗址发掘、记录,以及复原研究方面的整体水平,同时发挥青年学生锐意进取的实验性和实践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2016年7月25日至7月30日,开展实施了史前建筑实验考古研究生课程。具体内容为建造三组四座新石器时代的房屋。由北京大学张海老师和张剑葳老师指导。

 课程安排:

7月25日,张海老师和张剑葳老师分别讲授《实验考古与史前建筑》《史前房屋复原研究》,并介绍任务和工作流程。之后学生分组讨论复原设计方案。
7月26日,各组平整场地、放线等。
7月27日-7月29日,各组施工,做好记录。步骤包括:挖基坑、制泥、备料、夯基坑、挖柱洞、立柱、夯实地面、分草绳、立木骨泥墙、绑扎梁架、上梁、铺椽、苫屋面、祭灶等。
7月29日晚上,在实验现场进行教学总结。
三周内每位同学交一份实验报告。

  

 

 总结:

  学生在复原设计研究、施工、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统计过程中参与充分,经过四天紧张的现场教学和实践,完成了三组建筑的主体构架和部分细节。总体完成了教学目标。

  由于实验时间只有四天,时间紧张,未能将三组建筑全部建成,学生感到比较遗憾。但是从实验教学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建成的结果,而在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以及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与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教学的目标已经达成。

  本次学生大多数为考古学研究生或已经保研的本科毕业生,少部分为古建筑专业或建筑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学生大多数参加过田野考古实习和考古报告或简报编写,学生普遍反映:经过本次实验教学,对田野考古的技术流程、现场测量、记录和报告的编写都有一定反思。对遗迹图纸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次课程帮助他们建立了从二维图纸到三维建筑空间的对应能力。在今后的考古工作中,将能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建筑遗迹和相关遗址。栖身于亲手复原建造的房屋之内,以身体感受到的建筑空间、尺度带来的体验,是二维图纸、三维模型都无法给予的。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建筑背后的使用者、社会组织等更深入的问题。

  暑期天气炎热,后勤保障十分重要。本次的实验场地和食宿保障均较为充分,保证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但天气炎热,师生体力消耗很大,课程难以超过一周时间。建议下次课程可减少一组建筑,增加每组学生人数。

  本次课程聚焦于建筑建造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因此,是有针对性的实验考古教学研究,而未要求学生制作、使用新石器时代的工具。但对建筑结构和构造,则严格按照考古发掘和研究所推定的技术作法予以实施。今后的教学,如果时间条件允许,可尝试从工具的制作、使用开始进行实验。

 

  选题三:青铜冶铸实验

  实验考古是冶金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直观地体验古代金属的生产过程,更好地理解冶金过程中各种遗迹遗物所对应的生产步骤,进而还原古代工匠的技术选择。同时,实际参与整个金属生产流程可以帮助田野考古工作者更好的辨认古代冶金相关遗物与遗迹现象,在发掘过程中更加全面的揭示出古代冶金遗址蕴含的相关信息。

  目前冶金实验考古的教学工作在国内开展较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2016年8月1日-5日于房山实验考古基地组织青铜冶铸实验暑期课程是在此方面一次较为创新性的尝试。来自北京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社科院考古所等多个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4名学院参加了此次课程。

 课程安排:

  实验流程分为材料工具准备阶段和青铜冶铸实验两个阶段。最初的一天半时间里,参与课程的同学为五组分别进行,矿石燃料准备、耐火材料制备、陶范制作、鼓风设制备以及科学检测仪器调试等相关工作。矿石燃料组主要负责粉碎分拣矿石和木炭,尽量提高铜矿品位,并将木炭粉碎至炼炉能够使用的合适尺寸;耐火材料组利用一定比例的泥、砂及羼和材料制作坩埚、炉子和鼓风管,其中坩埚为敞口浅腹内加热坩埚,加入稻草与木炭碎屑作为羼和料;制范组利用泥、砂、石蜡、墨鱼骨等材料制作预备浇铸的陶范;鼓风设备组利用牛皮、羊皮等制作传统鼓风皮橐,利用木材制作木扇;仪器监测组负责安置热电偶、红外测温仪,并在青铜冶铸过程中负责记录加炭和加矿石的时间。学员们根据自己兴趣加入不同的实验小组,并在熟悉本组作业的情况下,轮流加入其他小组,从而熟悉整个青铜冶炼准备流程。

  此后,两天半内分别进行了一次地炉冶炼,两次青铜浇铸以及两次竖炉冶炼。将炉子加热同时预热陶范。炉温达到熔铜所需温度时投入铜料,待其完全熔融后将铜液倒入已备好的陶范或墨鱼骨型腔中进行浇铸,待铜液冷却后打开范,便得到成型的青铜器物。

  本次课程的最后一天,任课老师与同学一同对竖炉与地炉进行了解剖,详细记录了炼炉内不同部位炉料的分布情况、炉壁的烧灼程度以及炉壁周围土壤颜色变化与烧结情况,对多种冶金遗物以及整个实验场地的表层土壤进行了取样,并一起讨论如何在考古发掘中辨认相关遗物与遗迹现象。

    

  

 总结:

  通过材料准备过程,参与课程的同学首先体会了古代冶金活动的复杂,意识到了许多考古资料中很难体现的技术问题,而是否能够成功解决这些问题却直接影响着冶金生产的成败。这次青铜冶铸实验成功地完成了预设的任务和目标。

  实验考古让同学们跳脱出书本上的刻板描述,切身体验了青铜器冶炼与浇铸的整个过程,了解到了古代匠人的技术选择、工艺创新及付出的辛劳,深刻认识到了每一个阶段和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在材料和技术上的任何缺环或不足都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它也让同学们对青铜器注入了更多的感情和敬畏,当打开竖炉,众里寻他千百度,发现铜颗粒的那一刹那;当火红的铜液流出,浇入陶范,继而看到成型器物的那一瞬间,同学们看到的是这一个铜颗粒背后凝聚着的古人的智慧、技艺、汗水、生产体系、社会分工、管理制度乃至当时整个社会发展水平。

  本次实验考古课程报名时间比较仓促,然而报名人数远超预期。不仅有国内高校参与,还吸引了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外知名大学相关专业师生地关注。在实验考古授课过程中还引入手机直播,仅《历代青花画法研究》课程一个月之内已经有13万人观看,体会到考古学科的魅力,也鼓舞学院和老师明年继续开展实验考古的热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16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