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及秘书一行于2014年11月13-16日赴陕西学习考察

2015-01

  北京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及秘书一行于2014年11月13-16日赴陕西学习考察,考察内容主要为考古发掘工地、工作站、博物馆及文化遗址等。该活动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社科部及9个基地共16人参加。本次考察由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王周谊带队,基地办主任郭琳具体负责。此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文物旅游局、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此次考察最重要的行程是考察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发掘的周原遗址,这也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最重要的田野考古实习基地,今年共有25名本科生,15名研究生、进修生和多个国家的交换生在此进行田野考古实习。

  根据文献记载,周原遗址是太王所迁之“岐邑”,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1999年在此开展考古工作以来,屡有重大发现,如云塘、齐镇的大型建筑基址、齐家村北的制石作坊遗址、李家村西的西周铸铜作坊遗址等。今年的发掘工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雷兴山教授领队,从8月底开始。发掘区位于著名的凤雏基址南侧,分为大型建筑基址和墓地两片工作区域。大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年代大致为西周早期。墓地区地层关系比较复杂,除墓葬外还分布有大量的灰坑,至少经历了生活区-墓地—生活区—墓地等四个发展阶段,年代涵盖了整个西周时期。在墓地的北侧,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座西周时期的车马坑,内埋一辆有大量青铜构件的马车,极其罕见,为研究西周车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考察期间,利用考古工地简陋的教室,社科部组织了本年度第二次基地主任圆桌会议。在交流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庆伟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教授分别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田野考古实习情况、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做了介绍,社会科学部王周谊副部长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田野实习模式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基地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解答。其他各基地主任也高度评价和赞扬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的师生们艰苦卓绝、严谨治学、孜孜不倦的学术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们甘于奉献、乐于清苦的良好学风。

  在徐天进教授的陪同下,基地主任一行还参观了凤雏建筑基址、召陈建筑基址、周原博物馆、法门寺佛文化景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雍城工作站、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对于此次考察活动,各基地主任、研究员一致认为收获良多,希望学校今后能更多组织考察学习活动,使各个基地的不同学科老师之间能进行更多的交流,从而更好的提升北京大学13个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背景资料:

  北京大学自1999年起,经教育部批准,分批建成了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学科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政策咨询、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几乎每个基地都成为该学科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国家队”和重要创新平台。为促进各学科之间加深理解和交流,北京大学近年来实施了基地主任圆桌会议和实地学习考察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基地主任的学术交流和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