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重要学术讲座

2020-04

1、“丝绸之路”系列讲座

2019年春季学期,为配合“丝绸之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重大项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举办丝绸之路考古系列讲座。讲座共开设9讲,分别以:“从长安到撒马尔罕——丝绸之路考古遗迹巡礼”、“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东亚古代跨文化交流研究:罗马帝国的中土丝绸”、“大宛王国城市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青藏高原南部史前人类活动的新证据”、“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9到10世纪陶瓷输出模式的博弈论分析”、“丝绸之路:一种全球史”为主题。主讲人为多年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学者,将借助考古新进展,通过自己精到的研究,讲述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技术、物质、文化,为我们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如何编织政治、经济、文化之网。


2、“考古学是什么”系列讲座

2019年秋季学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设考古学是什么系列讲座。讲座共开设6讲,分别以:“金银器的唐宋之变——方法论的探讨”、“考古学是什么”、“良渚考古的历程、思路与方法”、“辽上京城市考古的发掘理念与方法”、“考古学是什么——新世纪商周考古的新动向”、“遗迹、遗痕与保护”为题。讲座内容涵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物质文化史、城市考古、文物保护等方面,全面探讨了考古学的深层次的内涵。


3、“日本木作工具及工匠技艺”系列讲座

2019年11月6、7、8日,日本竹中大工道具馆馆长赤尾建藏先生及日本大工栋梁阿保昭则先生在内的三位大工到场,就“中日木作工具比较”展开讲座。

此次系列讲座由“日本大工道具的历史和工匠的智慧”、“中日木作工具的比较”、“工作坊:日本木作工艺和木作实践”三部分组成,不仅有助于认识日本木作工具及建造技艺的先端研究成果,也是一次能近距离体验日本木作技艺的难得机会。

木作工具研究是古代建筑技术史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对木作工具特征及发展历史的考察,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对于古代建筑的形制研究及设计规律的分析,及古建筑的修缮及保护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4、“玉器、青铜器与丝绸之路:发现古代中国”主题讲座

2019年11月5日19时,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北京大学名誉教授授予仪式暨讲座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B101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邱水平,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仰麟,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李零,日本早稻田大学稻田耕一郎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校内外180余位师生出席活动。活动由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主持。

授予仪式结束后,杰西卡•罗森教授带来了题为“玉器、青铜器与丝绸之路:发现古代中国”(Jade,Bronze and the Silk Road:Discovering Ancient China)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罗森教授首先对北京大学和考古文博学院多年来的盛情款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罗森提到,北大的各位考古学家们,如邹衡教授、刘绪教授、俞伟超教授、李伯谦教授等,对她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最初拜访中国时,她见到了考古研究所的许多前辈学者:夏鼐、张长寿、张长寿、徐苹芳等等。接着,罗森教授分享了自己与中国艺术与考古结缘的成长经历。罗森教授表示,她在中国学到的是,中国文化中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那些取之于四海的元素在被中国接纳后,往往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成为一种新的、中国的元素。


5、“埃及考古与近期项目”主题讲座

2019年11月28日下午,埃及古物部部长哈立德·阿纳尼博士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行题为“埃及考古与近期项目”的讲座。讲座由张海副院长主持,考古文博学院书记、院长雷兴山教授向哈立德部长致欢迎词并赠送礼物,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的诸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哈立德部长在讲座中介绍目前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340支考古队在埃及各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其中包括一支在卡尔纳克神庙遗址工作的中国考古队。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埃及重要的考古发现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与埃及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埃及方面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考古队到埃及来进行发掘和研究。


6、“情境主义博物馆史:基于博物馆定义”系列讲座

   2019年11月26、28日,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徐坚教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行题为“情境主义博物馆史:基于博物馆定义”的讲座。讲座分别以“宝藏与教育”和“宣传与表达”为主题。博物馆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平铺直述的物质性表达,也可能成为充斥各种修辞技巧,甚至暗喻形式的诗歌。麦克唐纳曾经忧虑,过度强调事实性的收藏内容和活动也会抹杀博物馆的特质。物质文化表达的思想甚至无法采用直白的僵化唯物主义思路予以推知,故事和文化现象需要依靠有情怀的阅读方式。将博物馆当成叙述结构和策略的阅读方式被里安农·马森定义为“文本法”。罗格·西弗斯顿引用“诗意” 概念,表明博物馆可能作为故事叙述者、神话制造者和现实模仿者的媒介。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裘利安·布劳恩也提出了类似问题,物质有可能不是一望可知的“文本”,转而成为需要解读的“诗歌”甚至“神话”。只有在连接物质和思想,兼容文本和神话的物质文化研究方法下,早期中国博物馆史才有可能重回行业和学科记忆之中。


7、“埃及西部三角洲考古——美特里提诺姆个案”主题讲座

2019年12月20日,牛津大学考古学院研究院穆罕默德·科纳维做了“埃及西部三角洲考古——美特里提诺姆个案”主题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

西部三角洲的葡萄栽培在后期埃及、托勒密时期与罗马时期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连接埃及其他地区、亚历山大里亚、北非以及东地中海和爱琴海的经济网络的重要环节。西部三角洲网络的经济影响范围极其广阔。此外,中世纪和后期阿拉伯文献相关记载的发现,也使得这些遗址具有西方学者未曾涉猎的研究价值。本讲座以美特里提诺姆三个大型遗址的个案,介绍西部三角洲考古近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