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安溪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总结

2021-11

福建安溪下草埔冶铁遗址所见块炼铁和生铁冶炼技术共存的现象在宋元时期闽南地区具有典型意义,2021年7月25日,该遗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址点之一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冶金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为深入了解下草埔遗址的小型炉块炼铁技术内涵,探索安溪宋元时期冶铁工业面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安溪县等单位合作进行冶金实验考古研究与暑期课程教学工作。本次暑期课程自7月24日开班,至7月30日结束,为期一周,共分为讲座授课、实验考古、田野踏查、文化体验等四个主要环节。

本次课程分为线下和线上两部分,47名学员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30所高校,以及云南临沧一中、河南固始县高级中学等高中。

2021年7月24日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开班仪式在安溪县文庙举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时任副院长)沈睿文教授、党委书记陈建立教授、安溪县副县长卢荣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致辞,课程授课教师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研究馆员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张吉参加,安溪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林清杰主持。



讲座授课


本次暑期课程共安排陈建立、沈睿文、易曙峰、张吉四位教师授课,并邀请到四川大学李映福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周文丽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副教授、泉州师范学院孙静副教授为同学授课。课程内容覆盖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史、实验考古理论与方法、闽南地区文化遗产等主题,有助于学员认识安溪古代冶铁技术及社会文化。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以《安溪下草埔2019~2020年度发掘主要收获和初步认识》为题,介绍了安溪县下草埔遗址发掘工作情况和进展。下草埔遗址是安溪地区宋元时期冶铁手工业遗址的代表,是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的块炼铁与生铁冶炼并存的手工业遗址,该遗址冶炼技术体系完整,具有板结层的处理技术,从出土遗物判断存在管理者或者官署存在的迹象。根据遗址的地理位置判断,宋元时期,以下草埔遗址为代表的青阳冶铁遗址群依据优越的矿产、地理、技术、人力优势,冶炼生产初级产品,以坯件半成品作为商品,运输到临港或消费市场,根据消费需求加工成器。自五代以来,福建地区的铁制品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下草埔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手工业技术史、经济史、社会史的新材料。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以《兼容并济: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两个体系》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冶铁技术体系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相关的新进展与新思考。陈建立通过广西平南坡嘴、湖北大冶红峰水库和福建安溪下草埔等自汉代至清代的多处块炼铁遗址的研究,揭示了块炼铁与生铁技术在中国古代长期共存的技术格局,两种技术在不同生产状况下各有优势,不同时代、地域的工匠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技术选择。最后,陈建立以201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非布基纳法索古冶铁遗址作为案例,对中国冶铁遗址乃至手工业遗址未来申遗工作的美好前景进行了展望。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以《汉代铁工业与汉代社会——以临邛汉代铁工业为例》为题,全面深入地讲授了汉代铁器生产于社会发展之重要意义。汉代铁工业规模巨大,铁器得到全面的普及推广,生产与管理系统化,冶铸一体,分工细化,配套齐全,既有单一的冶炼或熔铸作坊,也有冶、铸、锻、热等多种工序的综合性制铁作坊。汉代的成都作为“五都”之一,拥有发达的铁工业。成都平原的汉代冶铁遗迹在今邛崃、蒲江周边最为集中。以临邛铁工业的考古发现为基础,李映福进行了冶铁实验考古,尝试复原汉代临邛冶铁技术,得出了丰富的技术认识,并展示了实验考古的研究意义、学术价值。以临邛为代表的先进的冶铁技术与铁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广大的西南夷地区,极大地加快了汉夷融合的历史进程,促进了秦汉帝国的巩固与扩大,加快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



泉州师范学院孙静副教授讲解了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通过对泉州王船仪式的解析及“船”这一器物层面的梳理研究,孙静认为泉州今日的文化定位,很大程度来自于对其宋元历史的想象和探究,而博物馆运动及遗产运动,都加速了这一进程,是现代中国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而对于嵌入泉州城南社区的遗产点宋代德济门遗址与明清以来的天王宫的分析研讨,孙静指出人类学研究者应当继承物质文化的学术遗产,在物论上做哲学思辨的努力,并反思现代性,从方法上重视田野调查方法,并关注“社区”等超越物本身的物质性研究。

安溪县博物馆易曙峰馆长为学员介绍安溪县文化遗产概况。安溪古代矿冶遗存丰富,瓷窑遗址众多,近年的调查及发掘工作大致厘清了宋元以来本地冶铁、制瓷等手工业的遗存特征及发展脉络,并揭示了本地手工业产品在闽南地区乃至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地位。安溪茶文化发达,出产的铁观音享誉海内外,竹藤编及铁艺等传统产业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安溪境内的历史建筑遗存特征鲜明,包含祠观庙宇、传统民居、红色史迹、台侨祖地等多个类别。闽南地区的多元信仰在本地的庙宇建筑中得以传承,并与周边地区密切互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周文丽研究员为学员介绍了中国传统坩埚炼铅技术研究进展。铅是较易冶炼的金属,中国古代常见的炼铅技术包括敞炉炼铅、高炉炼铅和坩埚炼铅三类。坩埚炼铅的器具是使用掺入煤炭的高岭土制作的筒状外加热坩埚,采用铁还原法冶炼硫化铅,以煤炭为主要燃料。这一技术自辽金时期出现,延及清代。已发现的坩埚炼铅地点已有14处,多集中在北方地区,有的处于瓷窑遗址中,或为利用北方丰富的煤炭和耐火土资源。在南方地区是否存在坩埚炼铅生产,也需要多加关注。

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副教授为学员讲授青铜冶金实验考古的实践与思考。冶金实验考古是实验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复原冶金操作链上的各个环节,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冶金活动的步骤和过程。讲座介绍了早期青铜时代冶金微遗存、功能区的辨识、陶范焙烧温度、中国青铜时代坩埚等四个方面的研究。刘思然指出,实验考古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在物质遗存的分析检测与理论阐释之间搭建桥梁。这一研究不再是基于常识的简单类比,而需要不断归纳现象,通过梳理考古材料提取技术因素,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以此循环推进,深化相关认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张吉介绍了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铁器的研究工作。张吉认为,目前长江中游地区进入铁器时代始于战国早期,较中原地区稍晚,以湖北老河口杨营、京山苏家垄及湖南临湘大畈为代表的一批遗址出土了生铁及生铁脱碳制品。苏家垄遗址近年出土的铜铁合金器物较为罕见,可能反映了脱碳以外的另一种改善生铁硬脆性的技术尝试。齿刃锯镰、靴形钺、短柄刀等器物出现与青铜器同形的铁器,暗示冶铁技术进一步从楚地传播至百越及巴文化地区。从西平酒店与大冶铜绿山的比较中,推测中原战国时期冶铁竖炉的结构或受长江中游冶铜竖炉影响,而不同于中原铸铜作坊中常见的钵形熔炉。


实验考古


本次冶金实验考古课程内容重视冶金活动的各个工序,在技术研究之外同样关注生产过程、人类活动及冶炼对环境的影响等。本次实验共安排小型炉冶铁、地炉冶铁及炒钢三项室外项目。另在室内采用高频炉加热小型石墨坩埚演示古代铁还原法炼铅的基本原理。


01 实验场地选址与布局

古代冶炼遗址的选址往往要考虑原料、燃料、人力等资源的配置,及产品运销等多种因素,具体布局则还需要对备料、冶炼、产品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各个工序进行综合考量。

合适的场地以及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冶炼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在实地考察多处备选地点后,本次课程选定安溪县魁斗镇曲斗香酒业有限公司旧厂区中的废弃篮球场用于冶金实验考古。该处场地邻近厂房设施,可以外接水电;场地东侧有一小阳棚,设计用于矿石、燃料、工具等的堆放区及临时休息区。实验场地确定之后,用沙、土在阳棚外侧平整出冶炼操作区,先用20厘米厚的红土垫实,考虑到冶炼过程中的用水操作及可能出现的降雨,又于土面上铺垫5厘米厚沙层并压实。



02 实验设计及依据

块炼铁冶炼和生铁冶炼两种技术在中国古代长期并存,但块炼铁冶炼相关的文献记载、遗址遗迹和实物资料均远不及生铁冶炼。本次实验以块炼铁冶炼技术为研究重点,开展不同炉型的块炼铁模拟实验。

目前国内宋元时期块炼铁遗址中,炉型保存较好且经新近考古发掘的当属安溪青洋下草埔遗址。下草埔L1及L2两炉的炉型较为独特,为鼓腹窄颈的“葫芦”形竖炉,在国内较少见。L1保存最好,下部炉颈及炉腹基本完整,鼓风口损害较轻,该炉为半地穴式,炉体基本埋于地下;近旁的L2炉型类似,现存炉体自存剖面,得以提供关键的尺寸信息。两炉系开槽后倚靠槽壁修建,现残高约80厘米,鼓风口位于炉腹炉颈交界处,内孔稍小,至外侧渐大呈喇叭口状。参考公元10至13世纪欧亚部分地区类似炉型的块炼铁小高炉,对下草埔L1、L2这类块炼铁炉进行了等大复原,设计为实验考古的1号炉。



下草埔遗址L1、L2平剖面图

引自《安溪下草埔遗址 考古发掘报告 2019-2020》


此外,本次实验考古还设计了多种冶铁、制钢的高温炉型,其中2号炉即类似欧洲冶金实验中模拟的一类炉型,3、4号炉则为块炼铁地炉及类似形制的炒钢炉。

鼓风是冶炼活动中的重要组成,影响着冶炼能否顺利进行。宋元时期冶铁的鼓风设备多为木扇,但其耗费人力较大。考虑到本次实验参与人员相对较少,本次选择风箱进行鼓风,操作较木扇更为简易;同时准备了两种不同功率的低压鼓风机,以保证冶炼的顺利进行。使用钢管为鼓风管,钢管与鼓风器之间用钢丝软管或胶管连接。


03 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

本次选用的磁铁矿石,由湖头镇闽光钢铁厂提供。

拉杆式木风箱1台,由青洋村木工余水生、余赐川先生为课程专门赶制;炉前工具:捅棍2件、火钳5把,均在长卿镇铁匠铺定制。其余炭料、工具和防护用品为课程自行购置。


04 实验过程及结果

7月25日下午,课程学员来到魁斗镇实验场地,所有学员共同进行木炭的破碎工作,即使用锤子、砖块、石块等工具将木炭破碎为5厘米左右的小块。7月26日下午,学员自由分组分工,少部分学员进行铁矿石的拣选和破碎,即拣选出较小的块状矿石,并将大块矿石进行破碎,其余多数学员完成筛沙、和泥和筑炉工作。三座炼炉的实验内容在操作时间上有一定重合,故按炼炉分别记录并简介如下。


1号炉

7月26日至27日,选定炉址后清理去垫沙,并挖去2至3cm垫土以铺设炉基,其上铺垫石灰、炭末,而后铺一层掺有炭末的夹砂黏土夯实,再在其上砌筑炉体。炉体使用压实的半干泥砖垒砌,砖间用夹砂黏土填缝。在砌炉的过程中,预留出鼓风口和出渣口。炉筒腹基本成型后,在内壁涂抹一层耐火土及细砂拌成的炉衬。



炉腹砌筑成型后,放置引火材料和木炭,开始烘炉,排出炉体的湿气。烘炉火力渐小后,继续向上垒砌直筒形炉口至1.2m高。炉体经烘烤后,表面出现裂缝,故对炉体进行修补和加固:炉腹部分用湿黏土填补裂缝后,在炉体周围培土并夯实作为加固;炉颈上部则使用铁丝箍紧一圈木板作加固。

7月28日上午开始冶炼。向炼炉逐渐加入木炭,开始预热、鼓风,至出现蓝色火焰,继续加入木炭至炉满。向其中交替加入木炭及铁矿石,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加入铁矿石的比例逐渐提高。冶炼5小时后,停止加料并继续鼓风1小时。停止鼓风后开炉门,在炉底可见高温形成的团块状炉渣,流动性较差。部分团块状渣中可见海绵状金属铁,表明这类小高炉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

7月29日上午对炉体进行解剖。炉体各部分破坏程度不一,上部炉颈状况相对较好,下部炉腹烧结严重。由于冶炼过程中仅在最后环节加入少量石灰作为助熔剂,造渣效果不明显,炉渣流动性较差,在鼓风口周围形成一薄层球壳,导致冶炼后期炉颈内料柱下行不畅。从底部取出铁产品的宏观形貌来看,以海绵铁为主,或有少量轻微渗碳而形成的钢。




2号炉

该炉为一直筒形竖炉,炉型与欧洲学者Peter Crew模拟实验使用的炼炉相似,即下部垒砌炉体,上部加一个贯通的强化结构以增加炉颈,保证还原带高度。

7月27日上午开始筑炉,下部炉体较宽,用砖丁式垒砌,砖间用夹砂黏土填缝,内壁涂抹夹砂耐火土作炉衬,修筑时预留炉门和鼓风口。上部放置一只家用煤炉,煤炉预先将炉底破开,使内部上下贯通。2号炉通高110厘米,其中下部炉体高60厘米,自下而上逐渐内收。



7月27日加入木炭,开始鼓风、烘炉,当天即行冶炼。自炉顶加入木炭至炉满,交替加入木炭及铁矿石,冶炼2小时后停止加料。停料后继续鼓风近1小时后停止冶炼,开炉门检视产品。由于该次冶炼加入矿石较少,且未使用助熔剂,渣铁分离较差,冶炼产物以流动性较差的炉渣为主,未见明显的铁产品,经磁选可知炉渣中存在部分渣铁混合物。



3号炉(炒钢炉及改制地炉)及4号炉(炒钢炉)

该炉于7月26日下午开始修筑,先开挖一圆形圜底坑,而后于坑壁上均匀涂抹夹砂黏土作炉底及大部炉体,上部炉体为2层砖垒砌而成,砖间用夹砂黏土填缝,垒砌时预留鼓风口,炉内壁涂抹夹砂耐火土作炉衬。

7月27日下午进行第一次炒钢操作,开火、鼓风,开始烘炉,随后逐渐加入木炭。温度上升后,加入准备好的生铁片原料,进行炒钢操作。操作期间随时用红外测温仪测试炉温,结果显示炉温始终不低于1100℃,最高可达1300℃。夹取出炉底积存物可见,产物以炉渣为主,部分生铁片仍保持未熔融状态。



第一次炒钢实验由于炉型过大、木炭加入过少等原因,效果不理想。因此另修建一较小的地炉(4号炉)进行后续的炒钢操作。该炉则稍加修缮后(在原鼓风口的对侧增设一鼓风口),于7月28日下午进行地炉块炼铁冶炼。加入木炭至始终保持炉满,交替加入木炭及矿石,冶炼2小时后停料,继续鼓风1小时后停止冶炼。将上层未燃尽木炭扒开,可见炉底积存有大块渣铁混合物。将渣铁混合物取出、冷却后,在不同部位敲取炉渣(积铁)样品,留待实验室分析研究。



在总结第一次炒钢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于7月28日另修4号炉进行了后续的3次炒钢操作。在地面上开挖一较小的圆形圜底坑,坑口直径内缩到约30厘米,深度约10厘米,且预留有鼓风道。第一次炒钢操作:先添加木炭预热10分钟,而后开始添加生铁料,之后每隔2至3分钟加一次木炭、生铁片或石灰助熔剂,共持续40分钟。第二次炒钢操作:预热后,每隔3至5分钟加一次木炭或生铁片,每次原料的添加量不固定,仅10点50分加入一次石灰助熔剂,共持续30分钟。第三次炒钢操作:预热后,全程每隔2至3分钟添加一次木炭或石灰助熔剂,途中添加数次生铁料,共持续70分钟,期间进行4次翻炒操作。



三次操作过程中随时测温,炉温始终不低于1000℃,最高可达1300℃以上。炒钢炉内的生铁片大部分熔化,夹取出的铁质团块在高温下能够进行锻打,表明生铁中的碳含量明显下降,材质转变为可锻的钢或熟铁,达到实验期望。


坩埚炼铅演示实验

7月30日上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进行坩埚炼铅实验演示。该实验使用简易高频炉为热源,对铁还原法炼铅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探究。模拟实验在石墨坩埚中加入方铅矿碎块及铁屑,通电加热。实验共进行两次,其中第二次演示效果较好,可自坩埚底部倒出流动的铅液。坩埚内炉渣分层明显,上层为深黑色玻璃态炉渣,冷却后如围棋子状,中部为玻璃态稍差的黄色炉渣,底部为铅渣混合物。产品和坩埚残片均采样留待后续的实验室分析。




实验分析及总结


历时三天的实验考古,学员们全程参与备料、筑炉、冶炼等操作的各个环节,对块炼铁冶炼技术细节的选择,和冶炼活动人员的组织管理等都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思考。

本次实验考古复原了不同的块炼铁炉型,包括葫芦形小高炉及地炉等。经过3~5个小时的冶炼,均得到了铁产品。其中小型炉投入矿石45千克,可直接分离的纯铁块近4千克,其中最大块的铁重达1.2千克,总体冶炼效果较为理想。

冶炼完毕的次日,各块炼铁炉经过解剖,炉内的产品、炼渣、炉壁等样品在实验场地有序收集。课程结束后,实验室分析工作随即开始,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完成了显微观察和成分测定。经金相分析,小型炉的产品绝大多数为熟铁,部分铁块边缘已渗碳成钢;分散于渣中的铁颗粒则常见灰口铁。


实验考古L1中产出的铁块大部分呈麻花状,长度在5至10厘米。据剖面(右)可见,铁块外缘已还原为铁,内部仍有少量未完全反应的磁铁矿。


 

保留矿石结构的铁块心部仍可见磁铁矿结构,其中亮点为铁单质;边缘则多已还原并渗碳成亚共析钢。


 

 

还原程度较高的铁块,自形为条块状,材质多为熟铁或亚共析钢,并可见炉内长时间保温而形成的魏氏组织。


 

小型炉L1产品还包括大量2~3毫米直径的铁颗粒,材质多为灰口铁。


葫芦形小高炉L1产出的炉渣可见挂渣和高铁渣两类,前者玻璃化程度相对较好,显微组织以玻璃相为主要物相,包裹较多球形铁颗粒和未熔融的石英颗粒,后者物相丰富,以铁橄榄石为主要物相,并有少量浮氏体、铁尖晶石、白榴石、玻璃相等,局部区域不见浮氏体。炉渣中包裹的铁颗粒绝大多数呈现高碳组织,以灰口铁和亚共晶白口铁为主;较大块的海绵铁则近半数保留铁素体组织或低碳钢组织,近半数为中、高碳钢组织,且绝大多数含碳样品呈现显微组织与含碳量不均匀的形态。


 

实验考古炼炉内炼渣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像

(左:葫芦形炉L1;右:地炉L3)


地炉L3的铁产品相对较少,且绝大多数夹裹于渣中,部分为熟铁,部分则渗碳充分形成过共析钢,炼渣中的铁含量较高。


 

地炉L3产品铁颗粒的显微金相组织

(左:熟铁,右:过共析钢)


基于冶炼过程观察及实验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在三座炼炉中,葫芦形小型炉L1内的还原气氛较好,被还原的铁料可于炉内继续进行渗碳反应,得到具有一定含碳量的铁产品,但渗碳反应不均匀,铁料的渗碳程度不同,聚合后的铁样显微组织呈现复杂多样的状态;直筒形小型炉L2内氧化还原气氛较不均匀,仅局部区域的还原气氛较好,区域内的铁料可进行渗碳反应得到高碳产品;地炉L3内还原气氛较差,导致绝大多数铁未能从矿石中还原,但也存在个别气氛较好的小区域。小型炉L1和L2产出的炉渣较为相似,而两者与L3的炉渣具有明显差异。反映炉渣的分异对炉型(竖炉或地炉)的判定有一定的指征意义。

本次复原的葫芦形小型炉,取得了较好的冶炼效果,为下草埔遗址块炼铁技术细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实验考古L1的铁产品和炼渣在下草埔遗址中均有高度相似的同类遗物。由于本次实验使用了电鼓风,筑炉及造渣技术亦未臻熟练,日后的模拟实验仍可继续优化。


田野踏查


本次课程应用的块炼铁炉型,源自安溪青洋下草埔遗址中的两座宋元时期炼炉。在课程中,学员们在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参观安溪下草埔及周边遗址,深入了解冶铁遗迹的结构及遗址布局,将实验与考古的认识紧密结合起来。

7月26日上午,课程学员来到下草埔冶铁遗址现场参观。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李佳胜和硕士研究生方立阳两位下草埔遗址考古队员为同学们作现场讲解。随后,同学们参与了下草埔冶铁遗址展示馆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考古工作站揭牌仪式。下草埔遗址考古队员、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何康为同学们讲解下草埔考古工作经过及展示馆出土文物。




7月29日,在实验考古工作结束后,课程原定参观尚卿乡福林炼铅遗址及南斗、竹山等冶铁遗址,但由于邻近山区降雨,行程临时压缩调整,学员再次前往下草埔遗址发掘现场及附近铁矿山参观。学员在遗址现场针对炼炉形制及布局、炼渣形貌及流动性等问题,结合冶炼过程的切身体会,展开交流讨论。


下草埔附近现代铁矿山景观


文化体验


本次课程在复原闽南地区宋元冶金技术之外,也关注本地社会的风俗信仰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在8天的课程中,学员体验了安溪茶文化、美食及传统建筑等多项内容。

安溪是中国茶文化的重镇,也是闽南美食荟萃之地。7月24日上午,学员参观了铁观音博物馆,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的内容,体验安溪名茶。之后前往中国茶都及溪禾山公园内的铁观音文化创意园参观。在实验考古期间,学员们还品尝到了湖头米粉、四果汤等特色小吃。

闽南地区史迹众多,祠庙及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7月29日下午,学员前往湖头镇,参观了清初名臣李光地的宅和祠。7月30日下午,学员参观了闽南地区重要的清代建筑群—安溪文庙。当晚课程结束后,学员集体乘车前往泉州。次日,学员们自行参观了泉州市内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及开元寺、清净寺等文化遗产,增进了对泉州历史遗迹及多元文化的了解。



总结


本次课程于7月30日下午圆满结束。课程负责人陈建立教授致辞,任课教师们向研究生学员颁发课程结业证书。在实验考古过程中,学员直观感受了古代冶铁生产的流程,增进了对块炼铁冶炼技术的认识,并认识到手工业生产组织的形成方式及其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实验考古也为各高校的研究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彼此增进了友谊。


本次冶金实验考古通过对安溪青洋下草埔遗址所见炼炉的模拟,较好地复原了闽南地区宋元时期块炼铁技术。三天的实验考古过程中,学员砌筑葫芦形小型炉,并进行冶炼操作,获得了条块状及颗粒状的铁产品,产率理想。此外实验安排的地炉冶铁及炒钢、铁还原法炼铅等实验也取得良好效果。本次冶金实验考古得益于下草埔遗址的前期发掘研究,将遗址中提取的大量信息用于炉型及技术模拟,并在短期内完成了检测分析。田野工作、实验考古和实验室分析紧密结合,体现了冶金实验考古的完整流程。相关实验设计及研究有助于明确下草埔冶铁遗址的技术内涵,也为遗址今后的展陈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致谢:本次暑期课程得到安溪县政府、安溪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安溪县博物馆、魁斗镇政府、湖头镇政府、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溪县湖头固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省曲斗香酒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特致谢忱!


文字丨张吉 方立阳 李佳胜

照片丨魏鲁珊 许晓璐 方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