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生代表吴琪瑶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致辞

2024-07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考古文博学院2019级直博生吴琪瑶,非常荣幸作为2024届博士毕业生的一员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和感悟。

在这个充满温馨的时刻,我想首先感谢坐在观众席的我的妈妈。去年冬天,我的妈妈在北京做了一个很关键的脑部手术,并且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康复期。所以,过去的这一年,对于我们的家庭而言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一边是焦头烂额的求职和毕业,另一边是令人牵挂的治疗和恢复。而我和妈妈总会在各自艰难的境遇里依然保持着对彼此无私的关爱与付出,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的含义。

考古学是一门严谨而理性的科学,但寻根和求真的过程中总会与历史深处的真实情感不期而遇。不论是“眉寿无疆”的祈愿,还是“长毋相忘”的戒约,在审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人类遗存时,我们得以从更广阔的历史时空来认识古今相通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从而对当下身边的每一份温暖与情义有了更通达的洞察和领悟。因此,请允许我对成长路上每一位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亲友和老师致以真挚的谢意。

在这个充满回忆的时刻,我不禁想起9年前来到北大的第一节课上,任课老师对我们的叮嘱,老师说:“千万不要让考上北大的那一天,成为你人生的‘最高点’”。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懵懂的大一新生,刚刚完成中学时代“考上北大”的“最高理想”,在家人和朋友的赞许中度过了整个暑假的“高光时刻”。老师的叮嘱让我感到困惑,高考分数达到北大的门槛已经是学业的“制高点”了,我的人生该如何寻觅更高的愿景?

现在想来,老师的勉励其实是想提醒我们永远不要止步于已有的成绩,进入北大后,不仅要在这片“知识的高地”上勇于攀登新的高峰,更要在这座“精神的家园”中培养眺望人生“高处”的勇气与胸怀,努力从当下的自我中突破出来、从已知的境遇里跋涉出来,不断追寻更高更远的风景。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北大人的“高处”,既是学养的厚积和本领的锤炼,更是一种思变的精神、探索的韧劲和进取的状态。

理解“高处”的含义不难,实践“高处”的追求不易。我想,今天在场的每一位毕业生都用多年的燕园时光对如何探寻人生的更“高”处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在此,我也有两点体会想和大家分享。

第一,探寻人生的更“高”处,需要积蓄坚毅沉稳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定力。

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回想在北大求学的时光,有太多的时刻被焦虑的情绪所占据。不论是学业竞争的挫败、论文被拒的苦闷,还是情感的挫折,或是寻找工作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这些无处不在的焦虑既来源于生活的不确定性,也来源于我们所面临的选择的多样性。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登山,作为一名登山者,我们总会想要尽早找到登顶的最佳路线,并沿着这条路交出完美而亮眼的人生答卷。但现实往往是,有的道路荆棘丛生,有的道路蜿蜒曲折,每个人的境遇和机缘决定了各不相同的路况与风景,所以也并不存在一条标准的登顶路线。有的时候,短暂的迂回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借势而上。因此,能够帮助我们尽快抵达顶峰的秘诀是:时刻专注于自己脚下的路,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始终保持内心的敞亮和开放,以坚毅沉稳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定力积蓄不断向上的力量,治愈可能遭遇的焦虑和精神内耗,从而“不畏浮云遮望眼”,收获“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二,探寻人生的更“高”处,需要成就宏大的格局和深切的关怀。

如果说,一个人已有的能力,决定了当下所能看到的风景;那么,一个人的格局和关怀,则决定了人生这座山峰的高度和未来的无限可能。1905年,京师大学堂首任监督张亨嘉向全体师生发表就职演说, “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勉励北大青年在风雨如晦的时代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同前进。考古学科泰斗苏秉琦先生从年轻时就执着于“兴史救国”的志业,晚年更是孜孜以求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从而真正塑造和确立了考古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只有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准自己的方位,不断培育“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勇气与胸怀,才能真正增加人生的高度与厚度。未来的日子里,不论我们身处哪一个工作岗位,都不应当忘记考古学“透物见人”的现实关怀和“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历史使命,以赤子之心和报国之志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以拥抱世界的情怀与格局面对人类社会共同的难题,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进程中饱览生命“顶峰”的无限风光。

老师们,同学们,六年前,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了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来勉励大家“乘时代春风,放飞青春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在发言的最后,我想重读这首词,与同学们共勉: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祝大家毕业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