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至6月30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共同开展了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内城考古发掘工作,推动了我院境外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实践。我院教师王姝婧、博士后陈婧修参加了此次发掘。布哈拉绿洲自古以来便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布哈拉古城亦为中亚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址之一,1993年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布哈拉内城的遗存非常丰富,有公元前后至伊斯兰时期的房址、城墙、陶窑、水利设施等,具有较高的考古学价值。该遗址此前仅有零星发掘,较为系统的考古工作始于2019年。前人已初步探明了城墙结构、墓葬分布以及公元5世纪之后的居址形态。

布哈拉内城发掘区本次发掘基本探清了布哈拉内城的边界与扩张过程、城墙的不同修建阶段以及遗址早期的居址特征。我方主要揭露了公元4-12世纪的房址、灰坑、水井等遗迹,出土了陶瓷器、动物骨骼、玻璃器、钱币等遗物,为深入理解中亚城市的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特别是公元4-5世纪房址的发掘,对研究粟特地区居址形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姝婧发掘水井遗迹

陈婧修清理房址地面

萨曼时期灰坑出土瓷器
在考古发掘之外,我院还对布哈拉绿洲西部的城址以及绿洲东北部沙漠草原地带的墓葬进行了调查。这些城址表面遗物多为公元5-8世纪的陶器,个别城址或沿用至公元10-12世纪。此次调查对绿洲边缘农牧交界带的居址年代与墓葬分布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之后在中亚粟特地区开展系统性考古工作以及继续深化中外考古合作奠定了基础。

布哈拉绿洲东北部墓葬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