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古在杭城——北京大学2016年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第二天实况报道

2017-05

  经过昨天三场讲座的知识储备,想必小伙伴们早已急不可耐地想要走近良渚,走近考古吧。今天的考古暑期课堂,我们就为学员们组织了丰富的参观活动,而且为了保证参观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学员们分成三大队,1车和2车的学员们上午参观良渚博物院,下午参观遗址;3车和4车的学员们上午参观遗址,下午进行考古工地实践;5车的学员们上午进行考古工地实践,下午参观良渚博物院。

  小编今天和2车的小伙伴们在一起。一上2车,小编便被温情的一幕感动了:一位女同学正在仔细地帮身边的同学梳辫子。想不到刚刚第三天,学员们就已经熟悉得不分你我了。八点二十,大巴驶出宾馆,前往今天的第一个参观点——良渚博物院。

 

欢脱的乘车气氛

 

  温黄色的建筑用色,长方形体块的韵律组合,这便是良渚博物院给学员们的第一印象。真可谓“一把玉锥散落地,胸纳百川藏千古”。由于今天来得早,整个良渚博物院只有我们一支队伍,这可真是分分钟包场的节奏啊。

 

学员们到达良渚博物院

 

学员们走进良渚博物院

 

  参观分两队进行,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参观:在“站在杭城看良渚”展厅,同学们带着追寻良渚古国的期冀,穿过一条由三维投影组成的“时空隧道”,步入5000年前的良渚社会,去发现,去探究,去考古。在“发现求真”展厅,同学们了解到了良渚遗址的发现、命名与探究。从施昕更先生试掘良渚,到夏鼐先生命名良渚,再到苏秉琦先生感怀良渚,大家站在考古先辈的肩膀上领略了良渚文化的求真之旅。紧接着的“良渚古国”展厅,采用模型沙盘的形式,全景式重现了良渚社会在犁耕技术、制陶业、纺织漆木业、城市分野等方面的成就。丰富的陈列方式,不仅缓解了“博物馆疲劳”,而且向大家生动地展示五千年前良渚古国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在“良渚文明”展厅,陈列了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三件玉器——玉琮、玉钺和玉璧,介绍了良渚,这一宗教与巫术相结合的时代文明。尾厅“良渚寄语”对世人提出了一份期许:良渚文明何其辉煌,非一时可完全解读,良渚文化仍旧有太多的谜面需要破解,这需要不断有新的考古人前仆后继,继续探究。参观结束了,仍有很多同学驻足于那些精美的文物前久久不愿离去,也许是良渚高度发达的文明与同学们印象中的史前原始文明相去甚远吧,我们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静静地和历史对话吧。

 

“站在杭城看良渚”展厅

 

三维投影组成的“时空隧道”

 

这里也有一队讲解

看同学们笔记记得多认真

 

同学们与带队老师讨论问题

 

  午饭时间到啦,大家又一次来到了那家极具良渚特色的餐厅,今天的午饭特地调配了菜色,尽量符合不同地区同学们的口味。吃过午饭,大家稍作休息,为下午参观良渚遗址储备体力。

 

美味的剁椒鱼块,嘿嘿嘿

 

  虽说是遗址,但昔日荒凉、罕迹的地点已经建成了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学们嗅着草木的清香,踩着优雅的木质小路,再加上旁边有小溪潺潺,真有曲径通幽处,遗址草木深的感觉。在反山王墓大家只看到了部分回填的保护性遗址,但是在西城墙大家却看到了一段石头墙基,长达64米的墙基宽度竟然只是当时古城墙的厚度,那当时古城的规模可见一斑。

 

走在遗址公园的小路上

 

考古工作者为同学们耐心讲解反山遗址

 

  接下来,大家来到了老虎岭水坝遗址,就是在这,开始了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发现,这个水利工程在今年也被评为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陈明辉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这一水坝工程。原来,它是由两座自然山相连形成,坝体由草裹泥堆砌,剖面上还能看到草裹泥碳化后的痕迹。现残高10米,经探沟解剖发现还有5米才能到达生土。有的同学发现坝体的上部有一片红色的堆积,陈老师介绍说,这是一处宋代的窑址,它打破了坝体。裸露在外的窑壁经过上千年冲刷,水土流失远比5000年前用草裹泥建成的水坝严重。大家站在水坝下,环视四周的青山绿树,不由得感叹良渚人民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

 

好个高大的老虎岭

 

宋代窑址痕迹

 

  最后,学员们来到了良渚古城的遗址中心——莫角山遗址。那凸起的土台横卧在沃野之上,很是醒目。大家登上了莫角山上的一个小土台,不远处,乌龟山、小莫角山、天目山余脉如同众星拱月一般,与同学们脚下的大莫角山遥相呼应。同学们可能不知道,他们脚下的大莫角山遗址是正是五千年前良渚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五千年前,这里曾矗立着巍峨的宫殿,王和贵族就在这里指点江山。同学们站在古兴今颓的莫角山遗址上,思索着先民们踽踽探索的艰辛历程。今天的行程也就结束了。

 

登上莫角山

 

  一天的参观下来,想必大家都受益匪浅吧。怎么样,同学们在体力上能适应这样的参观活动吗?小编提醒大家还是要注意伏天防晒和补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