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个
性别 : 女
职称 :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研究员
职务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预聘副教授、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教研室主任
学历 :
2005.9~2010.5 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 考古学博士 博士论文:《商文明与南方青铜文化的联系》
2004.9~2005.8 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 世界考古学硕士 硕士论文:《从考古学殖民理论探讨宋辽文化关系》
1998.9~2002.6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荣誉文学士 考古学与中国研究双专业一级荣誉毕业 (田野考古训练完成于以色列Tel es-Safi青铜时代遗址)
任职简历 :
2019.5至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预聘副教授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教研室主任 主要讲授课程:《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本科生課)《博物馆展览策划与推广》(研究生)《博物馆发展史》《艺术考古理论与方法》 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位分会委员
2012.5~2019.4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文化管理学系,助理教授 主要讲授课程:《文化理论》《博物馆学》《艺术管理》《世界文明与艺术概论》《中国考古学阐释》《中国物质文化概论》 文化管理学士课程规划委员会委员、一级学生督导员、人事委员会委员
2012.1~2012.4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讲师 主要讲授课程:《中国考古学阐释》 中国研究硕士课程规划委员会委员
2010.8~2011.12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学系, 高级研究员 主要讲授课程:《博物馆学》《世界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管理与文化遗产学系课程规划委员会委员
2009.1~2010.3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东方艺术部, 兼职研究员 负责项目:协助策划古代中国常设展; 独立承担香港20世纪艺术特展
2004.4~2004.8 香港中文大学考古与艺术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负责项目:《玉器起源探索》
2002.8~2004.3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研究助理 负责项目:《12~15世纪中国外销瓷与海外贸易》
研究方向 : 博物馆学、中国青铜器、中外文明交流
学术活动 :
策展活动:
《大国小吏—北京大学藏秦简牍展》, 2024年6~7月,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画廊和大学本部图书馆。该展首次向外展示北京大学所藏的一批战国末至秦代的简牍的非原件图文展(原件是脆弱文物,不便展出,目前保存于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属国家珍贵文物)。是次展览采用平面设计、文字说明、原件复原和创意语音手段,阐述室内发掘、保护手段、文字释读以及与战国秦汉史相关议题,突出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成果。
《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 2021年7~9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该展从山西省7所文博单位借选青铜文物逾300件(组),结合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相关藏品,向公众展示晋地商周考古最新发现和重要学术成果,涉及发掘出土青铜器的考古与历史价值、历史地理、青铜器艺术、古文字研究、青铜器铸造、文物修复以及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相关的考古学术史, 为北京大学近年所办的大型文物展览。本人担任此策的总策展人,统筹学术研究、内容设计、陈列设计、教育、宣传等工作。
《香港非遗项目展览:玉石工艺之诀窍》,2017年8~9月,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展览厅。该展展出《香港玉石工艺 (1949-90)》非遗项目所收集的玉石标本60种,结合对《玉作图》中十三幅关于玉石工艺的描绘,考察香港于20世纪在玉石工艺方面的传承和发展。
学术职务: 《华裔学志:东方学期刊》期刊学术委员会成员,2020年至今。
研究课题 :
《古蜀文明与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2024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十四五”项目重点课题SC24SX005,课题负责人,2024年4月至今。
《接触与互动:公元前两千纪的商王国与欧亚草原》,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D770009),课题组成员,2023年1月至今。
《北京博物馆之城参观路线规划方案与实践可行性研究》,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2LSB004),课题负责人,2022年11月至今。
《中条山地区夏商时期铜矿资源的控制与利用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条山地区夏商时期铜矿冶遗存考古调查与综合研究》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22年11月至今。
《東周青銅器人物畫像紋綜合研究》,中宣部、教育部等八部委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 规划项目个人项目(G3611),课题负责人,2021年11月至今。
《中国白鹤梁题刻-埃及尼罗河石刻联合申遗可行性论证研究》,重庆市涪陵区政府,课题负责人, 2021年7月~2022年6月。
《西方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课题负责人, 2019年5月~10月。
《香港玉石工艺 (1949-90)》, 卫奕信爵士文物信托基金(非遗项目), 课题负责人, 2016年1月~2017年6月。
《考古学和中国历史教育》,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研究基金, 课题负责人, 2015年3月~2016年2月。
《严阵以待:香港地区博物馆所面临的文化与管理冲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研究基金, 课题负责人, 2013年5月~2015年5月。
开设课程 : 博物馆发展史、博物馆展览策划与推广(研究生博物馆专业必修)、艺术考古理论和方法、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本科博物馆专业必修) History of Museums; Museum Exhibitions: Planning and Promotion (post-graduate core cours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Arts and Archaeology; Museum Exhibition: Contents and Designs (undergraduate core course).
获奖 : 香港中文大学 杰出教学奖 (文学院) 2017.3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ward,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rch, 2017.
学术论著 :
专著: 黎婉欣:《东周人物画像纹青铜器综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 Celine Lai, Contacts Between the Shang and the South c.1300—1045BC: Resemblance and Resistance (商文明与南方地区的关联), Oxfor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s Publishing, 2019.
论文: 黎婉欣:《论淮安高庄战国墓的年代与族属》,《青铜器与金文》2024年第2期, 第202–216页。 黎婉欣、纳蕾:《贵州安顺小革章村口述历史与屯堡文化遗产涵盖内容探讨》,《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4年第4期, 第63–69页。 黎婉欣:《骑马术在欧亚草原的流行与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第175–198、203页。 黎婉欣:《浅论考古遗址博物馆(公园)的功态与发展方向》,《考古学研究》(十三),科学出版社,2022年,第801–808页。 孙华、黎婉欣:《中国上古太阳鸟神话的起源与发展—从古蜀文化太阳崇拜相关文物说起》,《南方文物》2022年第1期, 第1–13页。 Celine Lai, ‘Two archaeological copies of Cang Jie Pian and discussion on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Chinese Studies’ (从两部出土《苍颉篇》谈中国研究的不同视角), Monumenta Serica: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华裔学志:东方学期刊》), 2021, no. 69.1, pp. 117-142. 黎婉欣:《论商后期与西周早期青铜器的人兽结合纹饰与造型》,《江汉考古》2021年第2期, 第54–63、52页。 黎婉欣:《近代中国学术视野下的北疆博物院——兼论桑志华的博物馆经营理念》,《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8期, 第114–128页。 黎婉欣、张观奇:《贵州安顺刘氏棺材洞洞葬遗址2020年调研述要——人类学的反思性讨论》,《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第4期, 第60–67页。 黎婉欣:《论博物馆展览文字说明的撰写——国际博物馆界对展览文字说明的讨论与启示》,《中国博物馆》,2020年第1期, 第38–46页。 黎婉欣:《湖北考古地图之发现——迁往南方的商代移民》,收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香港承真楼编《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第134–138页。 Celine Lai, ‘Jade craftsmanship of Hong Kong (1949-90):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n exhibition on intangible heritage’ (香港制玉工艺 (1949-9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困难和机遇) in Wang Songshan (ed.) Material History and Regional Societies, Taichung: Fengjia University, 2017, pp. 253-269. Celine Lai, ‘UNESCO and Chinese heritage: An ongoing campaign to achieve world-class standar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遗产︰国际级文物保护工程的展开) in Poul Duedahl (ed.) A History of UNESCO: Global Actions and Impac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pp.313-324. Celine Lai. ‘Archaeological museums and tourism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Sanxingdui Museum’ (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以三星堆博物馆为案),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015, vol. 30, no. 1, pp. 75-93. Celine Lai, ‘Presenting the conservation of archaeological bronzes from Sanxingdui, China, in the museum context’ (三星堆文化出土青铜器的修复工作︰兼论博物馆展示修复工作的可能性),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2015, vol. 59, issue sup. 1, pp. 74-76. Celine Lai, ‘Chines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case of Hong Kong’ (20世纪中国艺术︰香港地区的发展), in Shelagh Vainker and Xin Chen (eds.) A Life in Chinese Art: Essays in Honour of Michael Sullivan, Oxford: The Ashmolean Museum, 2015, pp. 94-105. 黎婉欣:《有关前蜀永陵之物质性的几点思考》,《南方民族考古》,2013年第9辑, 第173–184页。 Celine Lai, ‘The pursuit of space: the art and artists of Hong Kong’ (弹丸之地︰论香港艺术活动空间),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s, 2012, vol. 11, no. 1, pp. 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