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我院曹大志老师推荐,北大图书馆购买了汉达文库,现正在试用阶段。
试用日期:2016年6月12日—7月11日
访问网址: http://www.chant.org/
汉达文库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与中国古籍研究中心于1998年建立,至今已有7个中国古代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资料库。资料库共收录约8000万字,其年代由商周以至魏晋南北朝,地域则及于楚、齐、鲁等重要文化区域。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甲骨文
收录九部甲骨著录书籍,卜辞数量多至67, 683片。专家学者参考前人研究成果,重新增补修订,俾能更准确、全面地考释卜辞内容。数据库透过收录庞大的甲骨卜辞数量,专业的甲骨释文文本考订,以及科学的计算机化整理,旨在为古文字研究学者提供最完备之甲骨文全文检索数据库。
2、金文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纂《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为据,收录12021铜器数据,约1万8千张拓本(包括摹本),约近100万字器物数据说明,另14万字隶定释文,皆经研究人员仔细校勘,并悉数输入计算机。
3、竹简帛书
收录出土简帛文献包括《武威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简》、《睡虎地秦墓竹简》等多种,附释文、图像逐简对照显示。
4、先秦两汉
收录先秦两汉传世文献,合共超过九百万字;全部文献采用旧刻善本重新校勘。
5、魏晋南北朝
收录魏晋六朝传世文献,合共超过二千四百万字;大部分文献重新加上标点符号,又比对不同版本,全面纪录异文数据。
6、类书
收录唐宋主要类书文献,诸如《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皆在收录之列,务求巨细无遗。数据库总字数超过三千四百万字,皆据旧刻善本,再重新标点、校勘。
7、词汇
收录先秦两汉传世典籍所见常用词汇近29万个及提供释义、读音、用例等资料,能臂助学界拓阔研究领域,范围涵盖古代中国方言至出土材料的词汇。
其中的甲骨文及金文数据库尤为重要、实用,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便捷
金文和甲骨文资料都可以使用释文单字或字串全面检索,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逐字引得书籍(《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和《殷周金文集成引得》),而且由于数据库资料全、检索方式更多样,检索时不但效率高,结果也比引得更全面。
汉达数据库专门为甲骨文制作了Chant字体,只需简单下载安装,就可以使甲骨文字形作为一种字体出现在文档中,免除了造字的麻烦。
金文和甲骨文数据库都可以释文和拓片对照显示,简单切换,免除了研究者核对原始拓片的不便(扫描原始拓片做了不影响清晰度的特殊处理,不能直接保存,保证了原著录书的版权)。
2、专业维护、不断更新
出土文字资料专业性强,仅仅是录入著录书籍的释文,往往出现错误,且不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汉达数据库有专业人士维护更新,释文参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原著录书更体现当前研究水平。
甲骨缀合是一项学者们持续进行的工作,缀合后文字更完整,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缀合成果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汉达数据库体现了这些最新成果,明确标注、显示,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
两年前的汉达文库中还不包括近年出土的《花园庄东地甲骨》,而目前这部著录书已被收入,根据这点,可以相信汉达会持续完善更新。
3、资料全面
汉达的金文数据库以《殷周金文集成》为基础,还包括《集成》出版后的金文资料,即《近出殷周金文集录》所收金文。
甲骨文数据库以《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補編》为主干,还包括《合集》未录的《蘇、德、美、日所藏甲骨》、《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小屯南地甲骨》、《英國所藏甲骨集》、《懷特氏收藏甲骨文集》、《天理大學附屬參考館甲骨文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