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上午,“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本次大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严文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苏秉琦先生长子苏恺之以及一百余位国内外考古文博机构及高校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会场
“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主持人
本次会议以纪念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创办人苏秉琦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为契机,旨在号召当今考古工作者与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苏秉琦先生的学术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考古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核心使命与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同学诗朗诵
孙庆伟、雷兴山为“苏秉琦考古学新人奖”获奖同学颁奖
开幕式伊始,与会代表观看了“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纪念视频。随后,考古文博学院四位学生以诗朗诵的形式,表达了后辈学子对苏先生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与学术精神的敬仰与传承。诗朗诵结束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党委书记雷兴山为“苏秉琦考古学新人奖”获奖同学颁奖。
苏秉琦:为历史而考古的学科缔造人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
邱水平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并向支持北京大学考古学学科建设的各个单位表示感谢。他指出,苏秉琦先生是考古学一代宗师,是北大考古学科的缔造者、中国考古学教学体系的创立者与新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培养了包括樊锦诗先生在内许多新中国第一代考古学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北京大学应以苏秉琦先生为榜样,坚定不移地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邱水平表示,考古学作为北大的优势学科,具有光荣的学术传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希望考古文博学院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苏秉琦等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大力弘扬杰出院友樊锦诗的“莫高精神”,不怕困难,潜心学问,争做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把考古学建设成与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相称的、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相称的世界一流学科。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关强代表国家文物局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苏秉琦先生是坚定的爱国者,始终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以振兴中华作为考古学的当代使命;苏先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领航人,开创了中国考古学派,提出科学化、大众化是考古学发展的需要;苏先生是著名教育家,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文物考古力量,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考古专业;苏先生关注大型遗址保护与文物保护问题,曾提出大遗址、大文物、大考古、大保护等超前思想。他强调,召开研讨会不仅为了回忆先生,更为了展望未来。现今中国考古学迎来了新机遇,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关强希望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服务大局;学术为民,知识兴国;也希望北京大学继续把握历史机遇,为文物考古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邱水平与关强共同为苏秉琦先生塑像揭幕
随后,邱水平与关强共同为苏秉琦先生塑像揭幕。这尊塑像将永远安放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引领后学潜心学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开幕式之后,严文明、王巍、朱岩石、郭大顺、苏恺之先生和孙庆伟院长先后致辞。
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严文明
严文明表示,苏秉琦先生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代宗师,一直领导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引领中国考古学繁荣发展,走向世界舞台。苏先生建成了中国的、科学的类型学,从而复原社会变化,研究历史。在此基础上,苏先生试图通过考古学研究重建中国的史前史,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历史的范围,从而提出区系类型,文明起源满天星斗,中国文化多元一体,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古国——方国——王国三部曲等著名理论,最终形成了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中国考古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王巍提出,苏秉琦先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将考古学研究与复原历史相结合的典范;也是新中国考古教育的开创者,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我们纪念苏秉琦先生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对他学术生涯的回顾,认真学习他学术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领会其实质和精髓,学习他求真务实、一叶知秋、小中见大、勇于创新、荣辱不惊、胸怀祖国、不忘初心、唯物辩证的学风品德,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
朱岩石指出,苏秉琦先生始终抱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从全中国考古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是中国考古学派的旗帜性人物;苏先生具有包容与宽容的品德,他对学生不讲门第,面对批评泰然处之,他的学术从来不是保守的,他为全国考古学人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继承苏秉琦先生的精神,与考古学同仁一道为中国考古做出贡献。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
郭大顺是苏秉琦先生培养的研究生,他针对“苏秉琦学术思想”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苏先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重视区间关系,以四周汇聚为交流的主导方向,回答了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基础结构;文明起源论注重具传承力的积极因素的出现和长期延续,将民族文化传统放在古史重建的突出地位,回答了中华文化为何连绵不断;“世界的中国考古学”则从考古学视角得出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向。
苏秉琦先生长子苏恺之
苏恺之认为,通过“凡人小事”来领悟苏秉琦的思想,才是对苏秉琦最好的怀念,也是对北京大学最好的感谢。他和大家分享了苏秉琦先生的三个人生理念:爱国爱民、自我认可、重视和倾心于教育,并指出,时代的锤炼、前辈人的影响和指点、同辈人的亲密协同和学生们的推动,共同造就了苏秉琦。考古工作与考古教育是苏秉琦一生的使命与幸福所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
孙庆伟在致辞中回顾了苏先生投身中国考古事业六十余年的心路历程和卓越贡献。他强调,学习苏秉琦,就是要学习他拳拳的爱国之心和炙热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担当意识,求真致用、学业经世的治学精神,善于把握历史大势、坚持与时俱进的学术作风。孙庆伟提出,诠释文明,考古鉴今,是中国考古学百年未变之宗旨,“凝练文明基因,阐发传统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是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核心使命,我们应以苏秉琦先生为代表的新中国考古学者为榜样,砥砺前行,站在新中国七十华诞的新起点上,为中国考古学再谱新篇,再续华章。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代表前往考古文博学院A座开展为期一天半的学术研讨。
与会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