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2022年9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举行,并同步线上直播。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党委书记陈建立,副院长崔剑锋、张剑葳,教师代表王幼平、吴小红、徐怡涛、杨哲峰、胡钢、黎婉欣、田天、丁雨、李云河、施文博、王小溪、赵增煜等出席典礼,考古文博学院全体2022级新生参加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曹蓓主持。

 

图片

考古文博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


图片

党委副书记曹蓓主持

 

北大考古百年的纪念视频《我的考古日记》拉开典礼的序幕,叙说着北大考古学科建设的百年风雨历程。伴随着激昂庄严的国歌,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图片

奏唱国歌

 

 教师代表王幼平老师从“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三个方面,同新生分享关于学习考古的思考。首先,他强调考古学“研究的是百万年的人类史、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史前考古新发现为例,说明考古在重新认识人类起源、现代人起源、文明起源等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并从现实出发,强调学习考古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撑。最后提出注重田野实践、开展多学科学习、拓展国际视野、整合知识体系四点建议,鼓励同学们在中国考古百年、北大考古百年的特殊时间点上努力学习,为考古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片

教师代表王幼平发言

 

青年教师代表丁雨老师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和同学们分享切身体悟。初入燕园,在高手如云的校园里,严肃思考“我该如何存在”;面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该如何选择;抛却“怨天尤人”的念头,题为《考?古?》的课程论文,是从方法到目的对学科展开思考的结果,同时也在找寻自己的初心:考古学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寻找自己和理解自己的产物,它要破解的问题,关乎文明的源头、文明的走向和未来。最后,他勉励同学们不断追问自己的本心,寻求人生的真谛。


图片

青年教师代表丁雨发言

 

本科生新生代表张紫依同学分享了选择考古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未来学习考古的殷殷期盼。《探索·发现》栏目是她对考古学科的第一印象,对文史知识、文遗瑰宝的喜爱使她走上考古学习之路,纪录片《发掘记》又让她重新认识和思考考古事业的模样。选择考古,就是拥抱一种精神,是坚守热爱,是甘受寂寞,更是追求真相。她也期望自己能为考古注入青春,为文脉赓续薪火,勇作考古‘少年人’。


图片

本科生新生代表张紫依发言

 

研究生新生代表乔杨同学用两则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了关于什么是“有意义”的看法。一是本科期间修习的工科双学位,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不免倍感压力甚至痛苦,但同时这段经历不仅带给她跨学科的视野,也让她明白有些事情的意义,不在于当下,而在于长远;只要播种,必将有所收获。二是毕业设计实验,整整两周的打磨铁片环节并没有消磨掉她的学术热情,反而让她懂得,重复工作是达到学术理想的必要步骤,在因小事困扰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它找寻一些新的意义。最后,她希望大家在时代的机遇中敢想敢做,不断丰富新时代中“考古”二字蕴含的意义。


图片

研究生新生代表乔杨发言

 

沈睿文院长首先对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阐释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底蕴,以及北大考古人百年来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使命情怀,而学院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合格优秀的人才。随后,他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提出几点建议:在系统性地接受学术训练的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自省自觉、独立思考,善于提出新问题;在解放思想的同时,也要学会自律和情绪管理;面对学科交叉大趋势,更要拥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中不断培养人文素养、树立科学精神、开阔学术视野、完善知识体系,才能用考古材料讲好中国故事。最后,他激励同学们实事求是、实干肯干,重视身心健康,用丰富的心灵感受历史与现实,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图片

沈睿文院长发言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学生代表向教师代表们敬献鲜花,行拜师礼,表达真挚的感谢与祝愿,并合影留念,预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图片

学生代表向与会老师献花

 

最后,现场全体人员起立合唱《燕园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圆满结束。来自五湖四海、江南塞北的新生们,将在这里书写人生新的篇章。


图片

全体人员合唱《燕园情》


图片

全体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