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月三号,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北京大学考古成立一百年。回顾一百年以来,可以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考古系是砥砺前行、不断前进。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一百年以来,我回忆一下,我自己可以说是在一百年当中有六十多年参与其中。总结我们一百年以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考古系、考古文博学院确实是不断地前进着,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但是这个方向一直是没有动的,我觉得取得了非常重要的、...
2022-05-15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这么一个隆重的机会,我们共同庆祝北京大学考古100年、新中国考古专业教育70年。(关于北大考古)前30年的情况我不太清楚。1952年开展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就迁到了现在的燕园。那个时候在历史系成立了一个“考古专门化”,叫做历史系历史专业考古专门化。当时是学习苏联的,后面我们觉得这个词不太好,就把“专门化”去掉了。我们就是在历史系下的一个考古专业。那时我们的考古专业...
2022-05-152022年5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百年、新中国考古专业教育七十年”学术报告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秦大树教授、曹大志长聘副教授、彭明浩助理教授发表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上半场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海副教授主持,高星、赵辉、曹大志三位学者进行报告。高星是北京大学1981级校友,是国际知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他以“类...
2022-05-0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学长学姐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1级本科生杨林轩,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今天的纪念大会上发言。2021年秋天,我初次踏入燕园时,正值建党百年与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冬去春来,又逢北大考古百年庆典,作为一名大一本科生,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和自豪。在这个无比光荣的历史时刻,我有四点心得想向师长们汇报。第一,回望来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吸引我走进燕...
2022-05-0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院友们、老师们和同学们:大家好!首先允许我代表学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1922年1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成立。这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前身,它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北大考古注重田野考古发掘、多学科交叉和注重科学的学术传统。1923年5月考古学会成立,初名古迹古物调查会,从此开始了包括调查、发掘、整理、保护、展陈等在内的工作,足迹遍及敦煌、...
2022-05-05开山辟路寻根脉,砥砺奋进守初心。2022年5月3日,北京大学考古百年、新中国考古专业教育七十年纪念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副校长王博、孙庆伟,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解冰、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参加大会。大会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主持会议。邱水平颁发教学贡...
2022-05-042022-04-29
2022-04-28
2022年是北京大学考古100年、新中国考古专业教育70年,我们将举办纪念大会和系列活动。为此,我院设计了活动标识。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将5月2日定为今后我院的院庆日,并设计了院徽。“北京大学考古100年新中国考古专业教育70年”活动标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徽院徽中心的图标取自商代青铜器铭文。上部为“册”字,代表史册典章;下部为“耒”字,代表田野工作。徽识寓意北大考古坚持“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
2022-04-062022年3月31日,经过多轮激烈角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发掘的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从全国17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至此,自1990年国家文物局开始评选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以来,北大考古师生参与的重要考古发现已达34项,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地理坐标为 29°02...
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