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9-14世纪中东地区陶工对中国外销瓷的反应

2018-10

   时间

  2018年10月24日(周三) 10:00-12:00

  地点

  北京大学红五楼5212(考古文博学院)

  主讲

  Prof. Nigel Wood  奈杰尔·伍德教授

  讲座语言

  英语

  主办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主讲人简介

 

  

        Nigel Wood是英国西敏寺大学教授,牛津大学考古学院荣誉研究员。2009年他被聘为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    

         Nigel Wood教授在东亚、欧洲及中东陶瓷的技术研究方面发表了100多篇论文。1999年他的专著Chinese Glazes出版(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4年他与柯玫瑰(Rose Kerr)联合撰写的Ceramic Technology volume of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Joseph Needham, Vol V, part 12出版(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他最近的工作包括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展南宋官窑研究(2010-2014年),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什博物馆合作进行河北易县琉璃罗汉研究(2015年),以及目前与大英博物馆合作开展的中国和伊拉克早期青花瓷研究。他还在牛津大学开展埃及仿制龙泉青瓷、12世纪早期中国陶瓷与韩国高丽青瓷关系的研究。最近,他在进行陶艺工作,并在英国汉普郡新建了一个陶瓷工作室。

 

 

   讲座内容

  中国陶瓷对世界其他地区陶瓷的影响一直是世界陶瓷史上的重要研究课题。这种影响在朝鲜、泰国、越南、中东以及欧洲南部、北部都有体现。进口中国陶瓷的地区利用当地原料来忠实仿制中国陶瓷的情况非常普遍。在这一“中国阶段”之后,会生产本土品味、本地创新的陶瓷。但是,这种仿制品在形式及材料两方面对当地陶瓷的影响都将持续很长时间。这种现象的另一方面是,在一些与中国开展陶瓷贸易的地区,随着中国新的贸易产品的到来,仿制及创新将在几个世纪之内重复发生。这再次促进了这些国家的陶工对当地的模仿做出回应。例如13世纪晚期至14世纪龙泉窑瓷器向东南亚及中东大量出口。此时,9到10世纪进口到中东地区的中国瓷器技术已经被当地吸收和转化。但是中国新型的青瓷给当地陶工以新的挑战,产生了新的釉、造型及陶瓷胎体。

  对于越南,泰国及朝鲜等中国周边国家来说,他们拥有很丰富的耐火粘土资源,而且迁入的中国陶工也有助于技术转移。然而,在中东地区仿制中国陶瓷是个重大挑战:1.因当地粘土为易熔粘土,只能用釉陶技术仿制瓷器;2.由于铅釉不能使用还原气氛烧制,着色成分不能使用铁。中东地区陶工能够仿制出与中国瓷器外观很近似的陶瓷,得益于阿巴斯及马穆鲁克时期娴熟的玻璃及陶瓷技术。这种外观与中国陶瓷接近的仿龙泉瓷青瓷是如何制作的,是本次报告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