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生代表王子寒在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22-06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0级硕士生王子寒。非常感谢学院给予我在此发言的机会,我很荣幸,也很忐忑,自己不够精妙的语言实在无法描绘出在座大家的多彩生活之全貌,而我更是没有资格代表大家每个独特的自己。但是现在我站在了这里,索性利用这个机会,同大家讲一讲我的心里话。

我是在六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踏入燕园的,但如若追根溯源,我想2015年暑假为期十天的北大中学生考古夏令营,才算是我真正的起点。感谢孙庆伟教授,在孙老师的带领下,“考古”“文物建筑”这些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不太能通过字面意思去了解和想象的词汇,从那时起开始有了具象的含义。或许其中还掺杂了一些高中生的浪漫想象。

而当我真正开始在这个专业“摸爬滚打”之后,才明白表面浪漫背后的辛酸。作为文物建筑方向的学生,在“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课程体系下,除了建筑学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我们还要学习一定的历史学、考古学和文物保护的方法和基础知识,甚至还要学习素描、水粉等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艺术和美学修养。当从时间和类型两个维度去感受漫漫建筑历史的长河时,当游走于 cad,ps,犀牛等各种软件时,当操作无人机、全景相机、三维扫描仪等各种仪器成为家常便饭时,我也见过了凌晨一点、两点、三点、四点......几点都行的北大。

期间不是没有转专业的选择和劝说,甚至在课业压力很大的时候,自己也曾开玩笑说过“我不要学了”,但是内心里却从未想过要真正放弃,是因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慢慢体悟到,考古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还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也慢慢明确了自我的价值追求。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徐怡涛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以及学院其他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是老师们,在我懵懂时为我细述学科内涵,在我迷茫时为我指点未来方向。现在想来,也许对于老师们来说,我是一个“麻烦”学生,不够聪明,也容易紧张,但每一位老师都给予了我最大程度的包容,并且从不吝啬鼓励与表扬,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与勇气。而老师们身上永远高涨的学术热情、 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将始终影响着我,伴随我走上工作的岗位。

到今天,我对专业仍怀抱有比七年前更大的热忱和期盼,还要感谢与我一路同行的朋友们。在北大的每个难忘瞬间,无外乎都是有关于我们,有关于集体,是一起准点或迟到的课堂,是一起整理考试资料、互相监督的期末,是实习挖过的每一个探方、测绘过的每一处建筑,是一起熬夜在机房、实验室、库房的工作,是那些说出口的和没说出口的安慰与支持。

时光匆匆流转,如今我们就要天各一方。有如我一般,也许从此就要与北大、与学生时代告别,也有人今年九月将以新的身份重新迈入这个园子。但我相信,我们始终是一个集体,因为我们一起走过的山河永存;我们会一直互相挂念,因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永存。

最后,我在这里衷心的祝愿我们每一个人,可以永远坚持自己,永远享受当下,永远期待明天!

毕业快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