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2024级考古文博学院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一届学子的到来。首先向你们——这批怀揣梦想、志在千里的青年才俊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你们的加入,为考古文博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从学科特点来看,考古是一项以研究过去所遗留的物质为核心关注点的学科,但考古学恰恰不是一堆保守封闭旧思维的集合。无论是在研究手段还是研究理念上,考古学与考古学家恰恰是求新的。北大是常为新的,这句话出自鲁迅在1925年12月的《北大学生会周刊》创刊号中的一篇短文《我观北大》,也经常被北大人所提及。考古学也是常为新的,追求新发现,追求新见解,乃至于追求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体验。可以说,现代考古学本身出现的根本动因,正是人类希望通过新的视角来检视自身曾经走过的道路,摆脱固有思维定式,走出神话般模糊的故事叙述。而当代考古事业本身的发展演进速度,也使之成为当代人文与自然科学融合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领域之一。
就我自身的感受而言,近些年以来有幸参与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在该遗址现场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已于我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所接触的田野发掘工作发生了了不少差异。精细化发掘的理念、现场同步保护的要求、交叉学科研究的普遍应用,以及面向公众进行推广的话语体系的创新,都令我自己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受教颇多。正如许多参与了此项工作的人员感言,这次的工作经历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考古工作的滂湃活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新进展,已不再是仅仅效仿某一套已经在世界其它地区的考古研究中已经成熟的工作体系,而是中国考古人正在努力通过自己的创新型实践,开拓新时代考古学发展方向。不论是三星堆还是武王墩等等一系列正在中国各地将进行的对新型工作模式的探索,其核心动力正是来自于考古行业对于自身更高工作水平的要求,以及对于进一步拓展这门学科广度和深度的期盼。
正是如此,作为一门需要同时兼具深厚积累与敏锐洞察的学科,同学们要珍惜在校时光,广泛阅读、深入实践,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更要敢于突破传统框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开展学习和研究。在这条路上,你们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沉睡千年的历史重焕生机,让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当前,中国的考古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也为同学们将要开拓的新天地提供了无限可能。考古工作不仅是一项严谨的学术研究,更成为了推动国家文化繁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对于各位新入学的同学来说,将个人的专业学习置于国家文化复兴的壮阔洪流之中,是每一位考古文博学子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个人能够更直接的感受与参与所谓时代脉动的最有效方式。当前,中国正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上,文化事业作为民族精神的根与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可以说,你们的学习不仅关乎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更关乎对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深刻理解与传承,关乎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和贡献。
最后,衷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心怀家国情怀,不仅要追求学术上的卓越成就,更要能够将考古学的新成果和新进展,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方式,与人民对于美好社会文化的需求结合起来,与中华文脉的延续结合起来。祝愿每一位新同学都能在北大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光彩!谢谢大家!